当城市的出行方式选择越来越多,深圳最近开通的“骑行巴士”却用一种温柔的巧思,圈住了骑行爱好者的心。它不像普通公交那样只载行人,而是特意为自行车留出专属席位,像一位贴心的“摆渡人”,把车轮与期待一同送往山海之间,让每一次骑行都少些奔波,多份惬意。
周末的清晨,总能在公交站看到鲜活的场景:背着头盔的人们,捧着心爱的自行车走向专用停车区,软橡胶材质的车架稳稳托住车身,绑带轻轻一勒,便将对山野的向往“固定”妥当。车厢里没有通勤的紧绷,取而代之的是细碎的期待──有人念叨着大梅沙的海风要怎么与车轮共振,有人规划着地质公园的林间小道该骑得快些还是慢些,连空气中都飘着即将奔赴自然的雀跃。
这几条骑行巴士线路,恰似藏在城市里的“快乐密钥”。从前海湾出发,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染上大海的蓝,下了车就能踩着踏板冲向大梅沙的海滨公路,让海风灌满衣袖;从莲塘口岸启程,青山在远处慢慢铺展,到站后推着车就能扎进国家地质公园的绿意里,听车轮辗过落叶的沙沙声;而光明欢乐田园的线路最是治癒,巴士停下时,眼前是翻滚的稻浪与盛放的花田,骑上车仿佛瞬间闯进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最动人的,是这份藏在细节里的贴心。软橡胶车架避免了运输中的磕碰,像给自行车裹了层“保护衣”;大小车型按需调配,既能装下结伴而行的骑行小队,也容得下独自探索的悠然;二三十元的票价,换一段“不用扛车、只管享受”的旅程,毕竟谁愿把力气耗在搬车上,而不是山野间的冲刺与欢笑呢?
骑行巴士还解决了骑友们疲劳时骑不动的尴尬,骑车累了,让骑行巴士搭载一程,简直太贴心了。
上周末,一队香港骑行爱好者从莲塘口岸过关,体验了一把骑行巴士,惊叹这是对骑行者极友好的服务。其实骑行巴士载着的不只是自行车,更是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