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月饼盒\简嘉明

2025-10-03 05:02: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秋将至,想找应节的写作题材,第一时间想起月饼盒。不好月饼的我,对那又贵又甜的应节食物没大兴趣。至于为何月饼盒在我脑海立时浮现,应该跟儿时听妈妈及不少妇女说的一个都市传说有关。

  话说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一般市民的物质生活还没今天那么丰富,因此不少家庭都会珍惜各类物资,废物利用,月饼盒就是其中一个经典例子。家家户户每年吃过月饼,都会将四方形的铁盒留下,有的用来放针黹工具,有的用来放别的零嘴饼食,但不少妇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就很喜欢拿月饼盒来收藏重要物品,例如图章、存折和私房钱。故此,常常听到人们口耳相传,某个妇女亲友街坊,在打扫家居时不慎或被家人以为是旧物,丢掉了过时的月饼盒。由于盒中存有大量现金及首饰,所以损失惨重,极度伤心。

  每次听到成年人说这事时,他们都会互相提醒不要轻易丢掉家人,特别是长者,藏在家中、藏在睡床下的月饼盒,避免损失。听得多了,中秋月饼盒就在我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我成长的阶段,人们已流行将贵重财物放在银行保险箱,甚或干脆买个夹万置于家中。相信现在已没人对铁製月饼盒有昔日那种无谓可笑的恐惧,弃置月饼盒也不需担惊受怕了。

  现今月饼的款式层出不穷,包装更是各出奇谋。有的沿用金属盒子,也有不少用设计精美的纸盒或皮革盒包装,美轮美奂得有点过度,不符合环保原则。其实从前一个盒面有嫦娥或牡丹的简单铁盒,人们尚且珍惜地循环再用,无疑是美德。如今人人说不要浪费资源,但月饼盒的设计却越来越跟环保背道而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