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古蹟的人文音符\周光蓁

2025-10-06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不少活动奏出动人音符。其中一场更是在曾备受敌军轰炸的百年医院中演奏,缅怀昔日的人和事。

  九月六日在香港明德国际医院举行的“勇德弥韵”室内乐演奏,由大提琴家李垂谊领导弦乐四重奏演奏三首古典作品选段,演奏前的解说,让音符散发出不一般的感受。

  “谊乐社”十多年来组办的“乐.忆古蹟人情事”系列,在保良局等本地历史古蹟演奏兼怀缅往昔。这次在一九○七年建成的医院演奏,除了纪念幸存建筑和对和平的渴望,也向传奇音乐家致敬。

  开场浦赛尔序曲后演奏的咏叹调《狄多的哀歌》,在优美的大提琴引子后,第一小提琴张知行奏出感人的主题,与大提琴和唱。四把提琴的木质音色与古木地板发出完美音效,坐在第一排的笔者难得听到直接传来的琴声,也佩服四位音乐家精准交错的音符。

  一轮掌声后,上演浦罗哥菲夫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由马恺乔担任第一小提琴(附图)。演出前笔者曾请教李垂谊,始知选奏这首作品跟明德医院有莫大关系。原来上世纪在该医院安度晚年的拉脱维亚传奇钢琴家、教育家夏利柯(Harry Ore),正是浦罗哥菲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同班同学。夏老每天下午为医护及病人演奏,一九七一年更不顾年迈到大会堂出席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老同学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翌年辞世。内地学者近年对夏利柯进行深入研究,他在明德医院的日子也许是个补充。

  音乐会以巴赫第三组曲的序曲及咏叹调作结。演后遇上从澳门专程出席的澳门青年交响乐团理事长许健华,原来他的儿子正是四重奏的中提琴手许恩乐,也是本年度谊乐社招募年轻乐手之冠,可喜可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