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北卡甜心\判 答

2025-10-08 05:02: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到红薯,你我大概都会回忆起这些片段:秋日街头巷尾飘着的红薯香,或父母从厨房端出的蒸红薯。殊不知这个在中国人见人爱的“粗粮代表”,到了大洋彼岸的北卡罗来纳州,也有一张响当当的“身份证”。在那里,它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当口粮,摇身一变成了门学问,让其他农作物望尘莫及。

  很多人对美国的北卡并不熟悉,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南部地区,竟然包揽了全国六成以上红薯产量。不仅如此,它还在一九九五年正式将红薯指定为州蔬菜,想像一下四川把辣椒定为省菜,或山东唯大葱独尊的感觉,那种骄傲和认同感可见一斑。

  如果跟中国的红薯做对比,北卡的选手从外形上就不相同,外皮铜光闪闪,内里橙到发亮。最受欢迎的Covington品种糖分极高,适合烤製或压成泥。而中国的红薯多紫皮黄心或红皮白心,甜得不声张,老实巴交。如果把后者比成水灵灵的江南姑娘,那前者,恐怕就是肌肉紧实的盛年壮汉。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卡白天太阳狠,夜里大西洋的海风又呼呼颳,红薯们生来就拼命积攒糖分,甜度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在吃法上,中美两边简直是平行宇宙。我家的红薯要么蒸、要么烤,最多做成拔丝红薯,给客人们露一手厨艺;对面则把它当成了万能公式,不但主菜副手兼得,还可甜可鹹。经典的红薯派是南方代表,虽然外表朴素,但薯泥细腻柔滑有奶香,如果刚出炉再放一勺冰淇淋,冰火两重天的惊艳程度,不亚于茶餐厅里的菠萝油。炸红薯条也是快餐店的宠儿,外脆内甜糯,哪怕要加钱,也得捨普通薯条而取它。北卡人对红薯的执念,就是穷也吃,富也吃,如果你敢说红薯不好吃,基本等于在东北质疑锅包肉──出门走好,不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