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拉松这次是真火了,即使是我这样一个缺乏运动细胞、与马拉松绝缘的宅男,也看到了火出圈的福马Logo。
向来对官方活动的视觉设计不抱太多期待,多半是千篇一律的运动人形剪影,或是过度设计的抽象线条。但二○二五福马的Logo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简笔画风格的浅蓝色小马拉着一棵松树的手──马、拉、松。这种我称为“可视化谐音梗”的创作,既天真又机智,瞬间消解了官方赛事“一本正经板着脸”的严肃感。一经面世立刻引爆网络,各路网友笑成一片,纷纷称赞太有梗了。
更难得的是审批环节的开明:此类设计方案在层层审核中极易被“安全牌”取代。但这次福马的审批者选择了“勇敢”:与其墨守成规,不如拥抱这种带着网络气息的创意。这种转变令人欣喜──它意味着官方审美正在与民间智慧对话,而不是单向输出。这种“说人话”的设计语言。不装高深,却自有深意;看似简单,实则举重若轻。与其追求“高大上”而造成“坚离地”,不如接地气地与公众互动。
如今各地城市宣传常陷入同质化困境,福州这次的尝试无疑开了个好头。当官方愿意放下身段与民众玩在一起,其松弛感与年轻感本身,就是最好的城市名片。期待未来看到更多这样“不端着”的设计,让严肃的赛事也能有轻松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