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墨鱼能在香港流行起来,说到底,也就是这股子“夜行性”的集体默契。白天大家西装革履,在冷气房里奋笔疾书;一到夜幕降临,也能钻进夜市街巷大快朵颐。而墨鱼,偏偏同样是夜里精神,以一敌百。这完美同步的作息,怎能不惺惺相惜?
再说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想找到一样东西能便宜、好吃、有特色,本不容易,可卤水墨鱼就做到了,而且理直气壮,毫不掩饰。它能在任何地方扎根生长,也能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一枝独秀向天笑。低调中透着神秘,咬一口,仿佛能把整个维多利亚港的夜色都吞进肚里。来香港旅游,要是没吃过它,就好比没触到这个城市的灵魂──夹杂着海洋的野性,和卤汁的温柔。
原本,卤水墨鱼的根儿在潮汕。沿海地带的人爱卤味,也把海鲜倒腾得出神入化,而墨鱼,正得益于鲜劲十足,性价比不差,早早就“出道”。后来随着家乡人漂洋过海,南下香港融入当地饮食,又一次成了宠儿。我总在想,它之所以客场作战也告捷,少不了天时地利:港人忙碌,它便简单快捷,连落单带吃完,不过几分钟的事;港人生活压力大,它便亲民易得,不给你添一点麻烦;港人对吃有讲究,它也不含糊,虽不奢侈,但力所能及的,都让你齿颊留香,尽兴而归。
卤水墨鱼的口感是真迷人。外层有婉转的滷香,鹹甜交织如中环的霓虹灯牌,夜夜不灭;内里是墨鱼本身的海味和Q弹,紧实饱满不费牙,每一口都能清晰感知到海浪风情,那种唇齿间“咯吱咯吱”的微妙,每一下都恰好卡在一个最舒适的位置,是食物对懂它的人完美回应。我也爱墨鱼的蘸酱,甜的、辣的、芥末的,随意选择也能任性组合,恰似老歌新唱,暖了心房,动了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