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书屋在凤凰古城东门外听涛山脚,沱江下游。我上午去时,天阴阴的,虽已十点来鐘,空气还有几分凉意,沿着江,一路走,穿“苗服”旅拍的人越来越少,石板路越来越窄,乱生的草木越来越多,直至顺着“沈从文先生墓地”的路牌拐上山,拾级而上便是先生之墓了。
山道走不多远,一块狭长的小草坪,便是沈从文先生埋骨之处,没有坟冢,只是一块天然五彩石,镌刻先生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再不远处又有竖长石碑,上刻黄永玉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山脚平台上开了一家从文书屋,店面不算大,书叶不算多,布置却很雅致。屋内屋外垂着好几条条幅,写着沈从文的句子,关于人生或关于文学。屋内靠外的书柜上摆了沈从文的书,各个版本都有,靠里的一排书柜主要是他同时代的文学家或学者的作品,如丁玲、胡适、周作人、傅雷等,柱子上贴着指示语“先生的朋友圈”。我的历史知识告诉我,他们与其说是沈从文的“朋友”,不如说是理解沈从文的“背景”。
书屋的柱子上层层叠叠钉了许多张留言卡片,目之所及,有中文,有英文,还有法文;字迹或工整或潦草或飘逸,有的抄录了沈从文的句子,如“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有的写着对亲人、爱人或自己的祝福,或情意绵绵,或自信满满,如“祝我金榜题名”;还有的留下了自己的QQ号,大概想借沈老先生的宝地玩一回“漂流瓶”吧。
读着这些手写的句子,不由感慨,而今阅读电子化,读沈从文,不一定要到凤凰来,更不一定要到从文书屋来,到这里来也不一定是为了读沈从文,但是,在这里读读先生那些传世的句子,再写下自己心中的句子,便完成了某种朝圣。而沈从文及其文学,以及一切文学,意义正在于此。
(凤凰古城游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