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轮就如隆隆火车不断向前,沿途风景会随着火车前行而转眼消逝,但只要曾经拥有,已是无憾。
内地的铁路网络不断发展和革新。自二○一八年开始,内地客运铁路逐步推行电子车票。乘客购票之后,只需运用个人身份证件便可乘车。从前赶忙乘车的时候,入闸和安检令人七手八脚,小小的车票难免不知所终。以身份证作为车票入闸乘车,个人的警觉性反而提高。其后手机上亦有电子车票式样,更加方便储存纪录。不过,以往纸本车票仍有需要性,尤其是公干出行的乘客,纸本车票用作发票向工作单位报销,那是实际所需。由今年十月初开始,电子发票将取代纸本报销凭证,即是纸本车票的时代全面告终。
除了实际用途,纸本车票还有另一种感性功能,就是为人们记录人生旅程,尤其是美好回忆。一张小小的车票,页面印着基本资料:日期、时间、出发和到达车站。有些车票会根据特殊日子或节日而作特别设计,成为纪念车票予人收藏,别具意义。由是,有人喜爱集邮,亦有人喜欢收集车票。每张车票都可能埋藏一个故事。
车票以至戏票,都具有类似作用。我有一个剧场界朋友,年轻时代与女友拍拖的活动,大多都是去剧场看话剧表演。其后他向女友求婚,就将他俩曾经一同观看的话剧门票黏贴成一条长长的纸条,友人拿着纸条作为求婚信物,其女友感动不已。另外,演出节目的场刊亦是另一种收藏品。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观赏话剧,每次看完演出都会保留场刊,既可翻查资料,亦作纪念用途。多年来,有关场刊已堆满整个衣柜。近年来,好些表演单位已推出电子场刊,而我亦实在没法再保存更多纸本场刊,故此看演出后我只将纸本场刊的封面拍照纪录,不再贮存。有些物件虽然值得怀缅,但人们亦需要跟随时代而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