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碟中画”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多尼采蒂《弦乐四重奏》/《威尼斯圣母感恩堂》
刚过去的十月五日是洛可可时期的威尼斯城景画大师弗朗西斯科.瓜尔迪诞辰三百一十三周年。作为十八世纪威尼斯“透视风景画派”最后一位大师,瓜尔迪笔下的水城风光既有前辈卡纳莱托叔侄的写实精细,也有未来影响透纳和印象派的蒙胧氛围,可谓西方写实风景从具象到印象的承上启下之人。本周应景地推荐一张以瓜尔迪威尼斯城景画《威尼斯圣母感恩堂》为封套的唱片。这张由DECCA唱片公司于一九八四年灌录并发行的双黑胶唱片,收录了两位意大利作曲家的弦乐作品──贾科莫.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号》和加塔诺.多尼采蒂《弦乐四重奏》。两套作品均由内维尔.马里纳爵士携手英国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联袂演绎。
作为威尼斯的地标建筑之一,圣母感恩堂曾多次出现在卡纳莱托叔侄和瓜尔迪的城景画中。有别于很多呈现威尼斯宽阔运河的全景画作品,瓜尔迪此作选择了聚焦式的取景──将圣母感恩堂作为画中的唯一主角。这座由建筑师巴尔达萨雷.隆戈纳操刀设计的杰作,感恩堂的穹顶设计颇有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穹顶的遗风,而其环绕在穹顶一圈的独特卷轴型圆形扶墩更是让这栋建筑充满了曲线的优雅。相较于卡纳莱托笔下理想化的蓝天白云背景,瓜尔迪更试图记录弥漫着水汽的蒙胧水城。宏伟的感恩堂居中而置,前景是运河上行驶的货船和贡多拉,背景晴朗的天空则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画面(虽在封套上被裁切近半),左上角撒下的日光突出了画中的明暗对比。所有建筑细节则因画家对空气透视法的运用而显得模糊,尽管两位作曲家和画家身处同一时代,但他们并无切实交集──瓜尔迪一七九三年去世时,罗西尼尚不满周岁,而多尼采蒂更是四年后才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