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整理书架,触到《基督山伯爵》烫金书脊,读大仲马这本名著已是多年之前,许多情节已经忘却,却对它的结尾记忆犹新:“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想起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写文时强调的“凤头、猪肚、豹尾”,不禁感叹原来“敏捷有力”的结尾,真的可以令文学作品不因时间而褪色,反在生命的不同节点焕发新生。
于是,又想起《百年孤独》的咏叹:“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是不会在大地上有第二次机会的。”;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收笔:“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而我自己最喜欢的,是金庸先生《白马啸西风》的终章:“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骑着老马踏上归途的她,眼前是江南的杨柳桃花、倜傥少年,她说出的却是不被世俗标准绑架的独立宣言──虽肉肉软软,却不容置疑,掷地有声。
好的结尾收束了故事,却在读者的生命中种下了种子,多年之后发芽之时,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