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网友喊话王维“西出阳关全是人”。我在凤凰所见也不例外。大多数游客是奔着旅拍、沱江夜景来的,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古城拥挤程度逐渐上升,夜色笼罩的江岸、老街,真的“全是人”。趁着上午人少,我去了几处冷僻的古庙。
三王庙在古城东南的观景山,需爬几十个台阶才能抵达,沿途看到三个牵战马的小卒塑像,似乎暗示人们这里供奉的是武将。道光《凤凰厅志》称其为三侯祠,“旧名天王庙”,三王或三侯指的是宋朝平定庙乱的杨氏三兄弟,其具体事迹,说法不一。传说三人立大功后皇帝听信谗言赐下毒酒,大哥喝得少,脸红;二哥喝得多,脸黑,三弟喝得最猛,死时脸煞白。如今端坐正殿的三尊神像,容貌相似,居中的红脸,两侧的是黑脸和白脸,想来是照此传说而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凤凰县志》记载,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当地人田应全等在此聚义响应辛亥革命。庙中大殿两侧墙上刷着起义军的信条标语,把人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城隍庙坐落于天后宫东侧深巷中。紧挨着还有一座规模小些的“马王庙”,《凤凰厅志》载其名为“马祖庙”,供奉的是天驷星,即古人所谓二十八宿中的“房宿”。这两座庙现在只有空空的大殿,都没有对外开放。既无可观,便向外走,抬头却见巷子口牌楼内墙上四个大字“唯人自召”,心头一动,“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是《太上感应篇》的名言,大概也是中国本土宗教共享的基本教义。
查《凤凰厅志》,这里有过许多庙、观、祠,它们构成融于世俗世界的民众信仰世界。人们在这里寻求人生解释、群体认同、精神慰借和心理补偿,其作用颇有些像今天的网络社群。斗转星移,古庙功能早已变化,漫步其中,仍能感受人文的温度。
(凤凰古城游记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