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令自己难忘的家(下)\米哈

2025-10-17 05: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回提到,汉弥顿以《究竟是什么令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一画,拼贴了一个以消费堆砌而成的家,里面有广告、杂志、流行物,而此画也成了普普艺术的起点。

  汉弥顿说,普普艺术是“流行、短暂、可抛弃、低成本、量产、年轻、机智、性感、花哨、商业”。这些词汇的串连,听来几乎像一则广告,但正是它们组成了我们今日对“美好生活”的想像。

  这幅作品的矛盾与深刻,在于它既以商品拼贴而成,同时又讽刺物质主义。汉弥顿在访问中说过,他对“美国的现代性既怀疑,又欣赏,那是战后欧洲所缺乏的一种能量”。

  我常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仍在学习的事。当代人的家,不只是居住的空间,更是一种自我表达,于是它又充满了购物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影响。一不小心,我们便陷入一种“被设计的幸福”。我们以为自己在选择,实际上,只是模仿一个貌似幸福的家。

  所以,“以自己的爱好砌成一个家”,其实是一件需要觉察的事。那不是靠买东西而成,而是要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就像汉弥顿在拼贴时,不是任意选取图像,而是精确地组构一个充满象征的世界。艺术的拼贴,是选择与排列的艺术,生活的组成亦然。

  又想起汉弥顿的那一句话:“要创造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并不容易。”要让一幅画被记住,不是因为它有多少东西,而是因为它呈现了某种“真”。同样地,要让一个家令人难忘,也不是因为它有多豪华,而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自在。家,不应该是展示的橱窗,而是与自我相遇的地方。

  在此,我们可以学习汉弥顿那种游戏般的态度。他把高雅与庸俗、艺术与商业、真实与虚构混在一起,让界线消失。他的作品提醒我们,幸福可以是矛盾的,它同时拥有欲望与自嘲,拥有欢乐,也容纳荒谬。或许,那也是“令自己难忘的家”的一种质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