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戏院欣赏了《书店里的影像诗》系列第三季《书店里的影像诗:停驻与穿越》,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台湾书店了,但看片后,才知道自己还没去过的当地书店,原来有那么多。
《书店里的影像诗》系列,不太像大家看惯看熟的纪录片,不一定就是访问经营者分享他们的经营理念和个人故事,更多的画面,是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日常、跟客人互动,还有相对静态的镜头,有时拍拍猫,把书店的浮光掠影记录下来,就像散文、散文诗一样。
很难不对“风中的书店”植隐册室印象深刻,这家书店位于风很大的澎湖,牢牢关上门窗,仍然传来外边呼啸风声,甚至急促的拍门声、拍窗声。台中“手工的书店”本册图书馆,无论店主还是店员专注地槌书架、印制物件,店内店外,充满手作的味道。台南“谈论死亡的书店”版本书店,由一位安宁医师创办,是她的安宁、生死教育的社会实践。纪录片中登场的多家书店,我只去过台北的重本书店,拍摄期间刚好举办“Temporarily Open暂时开放”设计企划展,期间限定,重现已结业的香港复合艺文空间openground。
春葵书咖啡在片中被形容为“世界尽头的书店”,不是真的位于世界尽头、悬崖之上啦,而是设在嘉义一所百年老屋里,售卖二手书籍和唱片,主要受访者是一位会讲中文的外国客人,他还为书店作了一首曲子。世界尽头,有书,有咖啡,有音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