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疆天池入冬。
十月的南方,午后仍开着冷气。阳光温热得几乎令人忘了季节的流转。可就在这样的午后,新闻里忽然传来一则消息──西北、东北同时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那洁白的画面隔着荧幕闪烁,让人有种被时间突如其来地推了一把的错觉:原来,今年真的已经入冬了。
在南方漂泊多年,每当看到“初雪”的字样,心里总会被一种久违的清凉轻轻敲响。从小在北方长大,对冬天的印象,不是日历上的某一天,而是那场雪落下的时刻。雪花飘起,街巷寂静,万物都被一层轻柔的白掩盖。
“下雪就是命令。”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格外鲜亮。那时的冬晨,天刚亮,广播喇叭里就传来通知,学生们背着书包赶到学校,却不用早读,而是分成小组拿着扫帚、铁锹去清理操场。呼出的白雾在空气里化成细小的冰晶,手冻得通红,却笑得灿烂。扫完雪,总会有人顺手揉个雪球朝同学扔去,于是整个校园立刻炸开一片笑声与尖叫。
午后放学,雪还没停。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有人在广场上堆雪人,有人拿着塑料盆滑冰;那些画面如今想来,像老电影胶片,泛着温暖的光。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冬天竟会有一天成为遥远的风景。
而今,身处湿冷的南方,冬天总是姗姗来迟。雨多于雪,湿气多于寒气。那种气候的落差,像人生的两端—— 一边是童年的雪,一边是漂泊的雨。
今冬的第一场雪,或许依旧落在遥远的北方,落在那些我熟悉的屋顶与街口。而我坐在开着冷气的房间里,看着新闻里飘飞的雪花,心里却忽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温度。原来,只要还记得雪落的样子,就还记得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