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五星出东方\胡一峰

2025-10-22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最好的办法是去博物馆,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地方而言,更是如此。从乌鲁木齐天山机场落地两个小时后,我赶紧坐上从“八楼”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二路汽车。

  从外观上看,这个博物馆可谓貌不惊人,里面却是琳琅满目。如练瑜伽般五体投地贴在地面的“伏听俑”,精美的龟兹石窟壁画,叫人过目难忘。一面汉文、一面佉卢文的汉佉二体钱,又称“和阗马钱”,是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于阗地区的地方货币,作为货币文化交融的产物,折射出当年丝绸之路繁荣的通商景象。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的伏羲女娲图上,有的伏羲女娲高鼻深目,明显是“胡人”,胡汉两种风格并存,正是新疆各族先民在祖先认同上与中原地区深刻统一的例证。

  我此行最想一睹真容的是东汉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件文物三十年前出土于和田地区。静卧在展柜中的“本尊”,比想像的要小一些,青地之上,白、赤、黄、绿四色织出云气纹、日月纹以及虎形、鸟形、独角兽形等多种图案,繁复多彩,绚丽神秘,上下各有一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体古雅,错落有致,嵌于图中。不知名的古代设计者和织匠把阴阳、天象等观念转化为了视觉呈现,艺术创意和织造技艺之高明,令观者抚掌叫绝。

  我第一次知道这件珍贵的文物,是因为取材于它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这几年,以文物为素材的创作广受关注,屡出精品,如舞剧《只此青绿》以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为素材,《唐宫夜宴》的灵感则来自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至于作为文化元素用于文学、影视的,更是不胜枚举。就这样,文物滋养了艺术,艺术活化了文物,共同绘就了时代的文化图景。(乌市三记之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