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康斯塔勃的《干草车》 (上)\米 哈

2025-10-27 05: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果要为“幸福”找到一个场景,那也许不在城市的高楼与华灯之间,而是在一片缓缓流动的田园里。那里有风吹过草丛的声音,有河水的闪光,有马车的轧轧声,也有一座小屋,静静伫立在树影下。《干草车》里的世界,正是这样的地方。画中是一个盛夏的午后。天高云淡,阳光落在威利.洛特的小屋屋顶上,红砖闪着温柔的光。前景是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一辆装满干草的马车正渡河而过。马匹低头,水波微漾。远处的牧草地、树林与蓝天,一层层延展开去,没有惊人的戏剧感,却有无限的宁静与安然。这样的画面,如同一首平淡而真诚的诗。

  康斯塔勃曾说:“绘画对我而言,不过是情感的另一个词。”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作品的内里。对他而言,绘画不是炫技的舞台,而是表达感受的方式。正如他又说:“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直到我们真正理解它。”他笔下的自然,不是表面上的风景,而是他理解、热爱、亲近的生命所在。每一棵树、每一道光、每一层云,都是情感的延伸。

  《干草车》之所以动人,在于那一份真实。康斯塔勃拒绝当时流行的浪漫风格与戏剧构图,他相信自然本身已足够壮丽,只要诚实地描绘,就能呈现出最深刻的情感。他反对虚饰,并批评同代画坛的风气:“当今最大的弊病,是虚张声势,那是一种试图超越真实的傲慢。”他笔下的世界,没有英雄,也没有神话,只有日常劳动,以至光影流动。而在《干草车》中,这份真实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庇护所。观者的视线被引向画面中央的马车与河水,却又被河岸的草色与天空的蓝,带回到整个画面的氛围。那是一个正在呼吸的世界。

  康斯塔勃在水面上轻轻点上纯白的颜料,用以描绘阳光反射的闪光。那一点点白,如同空气中漂浮的微光,让整幅画有了流动的生命力。这种笔法后来深深影响了印象派画家,他们从康斯塔勃那里学会了“光”不只是照亮物体,而是参与情感的语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