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惹味金银蛋\判 答

2025-10-28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到港式茶餐厅,总有人津津乐道肠粉、叉烧、菠萝包。可真正让老饕眼前一亮的暗号,其实是“金银蛋”,这三个字一出口,就相当于把“懂行”的标签贴在了脸上。

  金银蛋里,没有金也没有银,而是两颗蛋──一黑一白,一颗鹹一颗鲜,前者是咸蛋黄,后者是皮蛋。手拉着手,浮浮沉沉,熬过了饮食江湖“腥风血雨”的这么多年。当然,也有很多餐厅沿用了另外一个名字──上汤,从上汤娃娃菜到上汤菠菜、上汤苋菜,几乎所有“上汤系”菜式里,都少不了金银蛋当左膀右臂、相辅相成。咸蛋黄油亮起沙,能迅速提升汤的厚度和滋味,皮蛋的醇厚则负责口感和层次,两者看似普通,组合起来所向披靡,难怪港人几乎把它当成了万能公式,当属粤菜门派下颇具实力的黄金配角。

  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它的威力,大概跟我一样,都是从一盘“上汤娃娃菜”开始的。娃娃菜本身虽清甜,但也稍显寡淡,没办法独挑大梁。可一旦遇上金银蛋,就像人生骤然被点亮,一下子从平平无奇变得光芒四射,其他菜修炼几年都难以企及的风味、层次感,在这里一气呵成。高汤做底,咸蛋黄和皮蛋碎游弋其中,一个Q弹滑嫩,一个浓郁细腻,加上娃娃菜的爽脆,不停地“翻”出惊喜反差,几种口感神奇地汇聚在一处,就再也分不开了。除了娃娃菜,苋菜也是它的经典拍档。因为本身带有涩味,跟鹹鲜和蛋香就更匹配,能立刻软下身段变温柔。翠绿的菜叶窝在汤中,皮蛋乌黑发亮,咸蛋白嫩如雪,还没入口,就先看到了一幅山水画。舀一勺,微苦早被“收编”,化作软、滑和回甘。果然,金银蛋出场,就能征服一切不爱蔬菜的胃,别嫌生活平淡,有时候,两颗蛋就能翻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