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比利时之恋\判 答

2025-10-29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比利时,青口薯条不能不吃,因为它不仅仅是美食,也是一种“信仰”,是大名鼎鼎的“国菜”。

  名字写作Mosselen-friet,发音自带蒸汽朋克感。做法也懒人友好,把青口扔进大锅,倒白葡萄酒、放配料,盖上盖子焖到全部开口,旁边再炸盘薯条,来杯啤酒齐活儿。听着容易,但要想真把它做成国家标杆,得先满足三个硬件:海水凉、薯条靓、啤酒香。好巧不巧,在这个国度,三样全有。

  说起出身,要先从比利时的地理位置讲起。它夹在法国、德国和荷兰之间,活生生西欧的“十字路口”。从罗马帝国时代起,就被各种文化轮番“光顾”,结果就是连吃的都兼收并蓄,法国人的酱汁,德国人的啤酒,荷兰人的海鲜统统为自己收编。而青口薯条,正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早在一七八一年,瓦隆尼亚地区的食谱里就已经有它的影子了。沿海的佛兰德人靠海吃海,一网下去,就能捞起黑压压的满满一筐。就地取材,现做现吃,最接地气的名菜从此便有了雏形。

  这菜的操作难度不高,关键在于食材新鲜,个头饱满、肉质紧实的蓝青口是灵魂。如果用冷冻款,则缺少了最大的魅力。至于薯条,那可是比利时人这么多年来的骄傲,甚至自封为“发源地”,有独特的两次下锅法,先低温炸熟,再高温炸酥,出锅时外壳脆到不行,里面却软绵绵能让你抱个满怀。端盘上桌,薯条垫底,青口堆上,微微张开的壳下,汤汁还在冒泡。传统吃法不用刀叉,一人眼前一口锅,大家手指翻飞,一边往嘴里放,一边还要比比“空壳叠罗汉”。明明吃的是青口,却同时拥有了黄油和酒香,鲜嫩得就像刚从海里蹦到你桌上,到最后汤汁都不留一滴。看这顿饭,把最好的青口和最馋的你,都凑在了一口锅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