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伏牛山/以竹代塑\乔 苓

2025-10-29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苏东坡曾感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在内地赶集,南方有些地方的人仍习惯背一个竹篓,不管是萝卜白菜,还是扁豆鱼虾,随手就收入篓中,不用向摊主再多索要一个大塑料袋来集中收纳,方便且绿色环保。有的竹篓一篓传两代,提手已经包了浆,使用了几十年还没坏。

  塑料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由于难分解,很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近年来人们开始提倡做不“塑”之客,将目光聚焦于常见的竹资源,这是因为它不仅生长快,“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两个月就能长到二十来米高,而且可再生可降解,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

  统计称,中国是世界上竹子种类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国家,在全球已知的一千六百多种竹类植物中,我国就拥有八百多种,占世界竹子种类的一半以上。竹林在南方遍布,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浙江湖州,有“中国竹子之乡”之称的贵州赤水,以及四川宜宾、广东广宁、福建南平、湖南桃江等多地,都是竹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

  除了常见的竹篓与竹筐,近年内地不断拓展新的竹产品来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比如餐饮行业推出竹吸管、竹砧板、竹刀叉、竹碗、竹勺,体育行业推出竹质高尔夫球钉、竹棒球棒、竹健身扶杆,住宿时更多宾馆推广使用竹牙刷、竹梳子,一些竹键盘、竹鼠标则进入办公场景,放眼望去,家居、建材、纺织、汽车等领域也都有了竹子的用武之地。

  我对竹制品有格外的偏爱,在本就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塑制品让人感觉匆忙,使用竹制品时,其温润的触感、绿意盎然的自然神韵、虚心有节的清雅美学,则带来一份游刃有余的气定神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