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首尔街头,最温暖的不是明洞闪烁的霓虹灯,而是那些深夜小店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豆腐锅。韩国人叫它“순두부찌개”,每每提起,从他们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这哪是一锅豆腐,分明是写给冬天的“劝降书”,火辣辣、软乎乎,绵里藏针。
仔细想想,在这个被泡菜“统治”的国度里,想找出一样让全民上瘾的日常菜,除了豆腐锅,还真没有第二个。不管是在韩国料理,还是朝鲜族料理中,它都有极高的出场率。正宗的豆腐锅要用软豆腐,嫩滑得像婴儿皮肤,能掐出水来。锅底是高汤,可以用牛骨,也可以用海带熬製,里面加入蛤蜊、虾、鱿鱼等食材提味,再配上标志性的韩式辣酱。火候不能大,慢慢煨煮滋味才会一层层渗透。等汤汁烧开,就可以把豆腐轻轻推进去,这个步骤一定要有耐心,否则稍一用力,豆腐就会散架。再扔进去一些蔬菜,比如西葫芦、蘑菇,最后加个生鸡蛋。等端上来时,锅还在沸腾,热气直冲脸庞,鸡蛋刚好变成了溏心,一切都是最完美的模样。
光看制作过程,确实像“杂烩”,但神奇的地方就在于,看似普通的食材聚在一起,竟然能碰撞出如此和谐的味道。汤汁最具魅力,辣而不冲,叠加着食材的鲜美,一股股涌进喉咙。豆腐入口即化,轻盈不腻,正因为质地柔软,就如同一块海绵,拼命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最后化作一小口、一小口的惊喜。蛋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尾,温柔缱绻,你很想再翻找翻找,却怕用过了劲儿,惊扰了豆腐的安眠。这一份汤,也多亏了石锅的“守护”,保温特性极好,到最后都不会凉掉,吃得额头冒汗,手却停不下来。剩下的浇在白米饭上,至此,过山车也千帆过尽,迎来了最后“胜利结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