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正襟危坐听讲解,不用对着玻璃柜里的老古董打哈欠,而是可以“地震”里学逃生、“火场”里练灭火、“醉酒”状态下走猫步……没错,这就是全国首家应急管理主题博物馆──深圳应急管理博物馆,一个把“救命知识”变成沉浸式体验的神奇地方。
一踏进馆内,十七个功能各异的场馆就像十七个隐藏关卡,待人逐一解锁。想穿越回古代?“古今纵览,所急必应”展区里,仿制甲骨文刻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遂公盨上的“大禹治水”铭文藏着先民抗灾智慧,连古建筑屋脊的鸱吻都在“传授”防火秘诀──原来古人早用“水神压火”的巧思守护家园,老祖宗的防火智慧真让人叹服。
现代体验区是“练真功”的核心。地震科普馆里,踩上地震波感应装置,脚下从轻微摇晃到剧烈颠簸,瞬间懂了“站稳扶牢”不是空话;走进地震小屋,灯光闪烁、墙体晃动,跟着讲解员学躲避姿势,紧张感拉满的同时,自救技能也刻进脑海。消防安全体验区“实战感”十足,从识别消防标识、排查火灾隐患,到模拟报警、三维灭火实训,最后钻进宾馆火灾模拟通道,在烟雾中练习弯腰捂鼻撤离,一套流程下来,俨然变身“消防小达人”。
电气安全馆的人体触电体感设备,让人直观感受电流威力,再也不敢忽视“湿手摸开关”的危险;燃气安全馆里,亲手排查热水器、液化气罐隐患,“安全用气”的理念不再是耳旁风。最有意思的是交通安全馆,戴上醉酒模拟眼镜,平坦地面瞬间天旋地转,深刻体会“开车不喝酒”的重要性;钻进模拟地铁和大巴车厢,学习紧急逃生技巧,以后出门心里更有底。
逛累了,还能在深圳自然灾害案例展前驻足,通过图文视频了解台风、内涝等本土灾害的应对方法,把“防灾堤坝”筑在心里。这里没有生硬说教,只有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体验,让安全知识从“书本上”走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