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史丹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提到他上大学时辍学,心中忐忑,但回顾往事,发现那是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因为他此后找到了一辈子的“使命”(calling)。同样,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放弃股票经纪人的安稳职业投身艺术,双重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最终因实验中辐射过多得了白血病去世,都是为使命付出代价的例子。
美国心理学家Jennifer Tosti-Kharas专门研究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她指出,尽管使命的概念早在十六世纪新教改革时期就有,世俗生活中将事业视为使命或“激情”(passion)的趋势在美国出现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二十一世纪初乔布斯演讲时期达到顶峰。她在二十多年的调研中发现,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使命者愿意为此付出更多心力,更坚忍不拔,也比仅将工作视为饭碗者更容易从事业中获得幸福感。
但对事业过分投入也会带来负面后果。首先,“使命感”强的人往往自视过高,听不进不同意见,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无论面对何种挫折都能坚定不移地继续奋斗吧。其次,他们可能因为热爱事业不计代价,被他人剥削、利用。再次,他们可能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为寻找使命而不脚踏实地工作。另外,有些人存在道德缺陷,为了事业钻营、自私,漠视对他人的责任。像高更抛弃家人跑到了塔希提岛。
生活所迫,不是所有人都有追求自己的激情或使命的幸运。而且,事业之外,生活还有其他方面,不是所有人都只能通过工作找到幸福,不必强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