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首日晚宴的民乐五重奏演出粤乐《步步高》等,真是眼前一亮。
感谢香港文联邀请,上月底出席在贵阳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三天的活动,既与近百位专家、同行交流分享,也观赏贵州这块“活化石”的文化风貌。
这次论坛题为“全球视野下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国际传播”,与会者各自提交一篇论文,笔者也按照大会主题,撰写“香港二战前表演艺术的中西文化交流角色初探”,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抗战期间,根据文献记述中外文化在香港交流情况。
翌日准时开会,首先由代表两岸四地嘉宾作开幕发言,其中香港文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昭科的贺辞中提到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社会参与是多元的。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王吉隆提出,文艺作为一个国家高水平的指标,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老早就已经统一。接着中国文联副主席张政在主旨讲话中阐述“文化主体性”以及“推动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等重要命题。
主论坛由七位专家发言,其中香港中乐团行政总监钱敏华透露明年三月在启德户外举行“国际笙簧节”。当时在会议室外的贵州民族精品展品之中正好有不同大小的芦笙,由制作专家亲自示范,效果精彩。
下午连续进行的“平行论坛”和“分组讨论”,代表们分三组密集式讨论及自由发言。讨论成果由各组代表翌日闭幕时在大会作汇报,其中有一句:“用民族语言讲世界故事……用艺术方式讲传统”,印象深刻。
会议以外的活动,音乐演奏占有相当分量。例如首日晚宴的民乐五重奏演出粤乐《步步高》等(附图),真是眼前一亮。次日到安顺天龙屯堡,参观大明遗风,欣赏了《三英战吕布》等传统戏曲,体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