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在吃这件事上,东北人不但会大块吃肉大锅炖煮,也有细腻心思,藏在小巧别致的“绝活”里。比如人人耳熟能详的松子玉米,看着文静温润,吃起来甘甜入心,就好像黑土地给你盖的一床被子,硕大粮仓对子孙后代的祝福和包容。
这道菜从名字到样貌,全都不遮遮掩掩。松子玉米,一样是五百多年前跨洋而来的农作物,后来变成人们饭碗中的“主力军”;一样是长白山深处的“隐藏高手”,密密麻麻的红松、黑松整齐排列,风一吹,松塔像下雪一般叮叮当当掉下来。所以东北的孩子,从小就对这两样食材烂熟于心,等它们放到一起,一个甜润一个香脆,一个精致一个朴实,怎么看都“两情相悦”,相得益彰。
不过它在东北菜中的地位,确实独特。毕竟这里人向来以豪爽、不拘一格著称,端上桌的都是酸菜粉条、小鸡炖蘑菇,日常便是声势浩大、热血沸腾。可松子玉米不同,它好比是一枚“文艺青年”,淡妆素抹,不疾不徐,一招一式都心里有数。而做这道菜,看上去简单,其实很有讲究。首选要用新鲜嫩玉米,颗粒饱满,汁水丰盈,一掰开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千万不能用黏玉米或老玉米。玉米粒焯水去掉生涩,松子则要提前炒製,中火爆香,等恰到好处散发出坚果的香气,就对了。最后两者在热油里相遇,倒入青豆、红萝卜丁,翻炒均匀,调味后正式登场。这道菜我从小就爱吃,那时还不懂用繁杂的语言形容,只知道玉米粒爆浆的快感跟松子的酥脆叠加,简直是双重满足,挖一勺戳一下心窝子,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现在人在海外,能吃的家乡菜有限,更怀念那一口,如夏日阳光铺在舌尖,如大山和黑土,这边心里一动,那边就有了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