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报道经常能给作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一位内地作家曾对笔者说,他最羨慕的同行是美国的乔伊斯.欧茨,这位女作家根据报纸的一条两三百字的小新闻,就能写出一部三十万字的作品,而到现在已经写了四十馀部长篇小说。
外国作家里,也有不少当过记者。高中毕业后,拒绝入读大学的海明威到美国《堪萨斯城星报》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马尔克斯曾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任职古巴通讯社记者,据公开报道,由于该通讯社住宿条件有限,马尔克斯一度与同栋大楼里的中国记者合住。马尔克斯很推崇英国作家狄福,因为狄福也曾是记者,他所写的《瘟疫年纪事》被认为比纪实报道还真实。
有外国记者曾问海明威,记者训练对写作是否有帮助,对年轻作家有何建议?海明威的回答是,新闻工作对年轻作家没害处,记者得学着写简单的陈述句,这对谁都会有用。马尔克斯则一直宣称记者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他写过许多出色的新闻作品,因为《百年孤独》《枯枝败叶》等小说太成功,才让读者眼中的他成为一名“碰巧写了新闻的小说家”。在接受《巴黎评论》访谈时,马尔克斯说记者工作让他能与现实保持密切联系,他分析的报道与小说之区别更是比大学教授更凝练精准:在新闻中只要有一个事实是假的便损害整个作品,相比之下,在虚构写作中只要有一个事实是真的便能让读者信以为真。
当然,并非所有作家都当得好记者的角色。诺奖作家略萨曾在制作秘鲁的一档电视节目时去采访博尔赫斯,不仅一些采访问题让博尔赫斯有些愠怒,采访期间说的一句话更是让博尔赫斯大为光火。略萨事后分析,当时他见博尔赫斯的家里墙皮剥落,房顶有裂缝,就说没想到他的寓所这么朴素,但这话深深冒犯了博尔赫斯。此后再遇见,博尔赫斯仍有意疏远略萨—— 一位当记者时曾“冒犯”过他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