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毛延寿的功过\蓬 山

2025-11-19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毛延寿大概是古代捱骂最多的画家,两千年来骂声不绝。很多文人为王昭君鸣不平、感叹红颜苦命时,总要骂毛延寿几句。李商隐就指名道姓:“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马致远的《汉宫秋》,第一折开篇就是毛延寿的自白:“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刻画得更为细致。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写“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并非为毛延寿喊冤,而是反衬昭君太美,丹青难以描画。唐伯虎《落花诗》,“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有类似的意思,同时也有“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惋惜。

  李白感叹“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也高度概括了事情的大概脉络。杜甫诗风沉郁,咏叹明妃“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过,这里需细细思量了:昭君是否真的怨恨?即便有怨恨,对象又是谁?

  按常人理解,昭君和亲,从繁华长安,远赴苦寒塞外,无疑是一种摧残。但也有不同意见。唐代王叡《解昭君怨》就写:“莫怨工人画醜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颇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辩证思维。

  明人亦有诗:“骊山举火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能使明妃嫁胡虏,画工应是汉忠臣。”昭君若真的被汉元帝宠幸,将来难保不会像褒姒、杨贵妃那样,成为红颜祸水式的“背锅侠”。

  其实,毛延寿何尝不是一个“工具人”?白居易说得很直白:“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红楼梦》里,林黛玉也看得通透:“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王安石更昇华了一层:“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