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茶人好友来港,活动后往九龙塘吃中菜,秋天例吃腊味煲仔饭,还有蟹粉豆苗。酱油煎山药片先上桌,鹹香脆爽,煎封乾身,有别于凉拌、煮汤的吃法。
明代《普济方》记医方用上山药,治“脾胃虚弱”,病征如“心腹虚膨,手足厥冷”,腹部、胃部有空虚或鼓胀等不适,或手脚冰冷。书中续记情况:“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饮过苦寒饮料,如凉茶,至肠胃不适。或未食、闻食同样呕吐,不欲进食,都跟“脾胃虚弱”有关。《普济方》后谈到食疗法:“用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银石器内炒熟,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自获其功。”单用山药,去皮切成颗粒大。一半乾后磨粉,需先行处理好,再取等量的炒熟,用粥水、米浆同服。现代新鲜山药与粥同煮,食时再添乾山药粉,更方便。
明代《遵生八笺》谈到“三月事宜”,其中一项是吃山药麵,有“大补虚弱,健脾开胃”之效,做法如下:“取山药去黑皮,焙干,作面食。”实际就是山药粉和麵煮食,山药粉自磨、现买都可,入手製即吃的山药麵,热煮来吃,更直接简单。
《遵生八笺》同记“山药拨鱼”,即是加入鲜山药揉成的拨鱼麵,书中详言:“白麵一斤,好豆粉四两,水搅如调糊。将煮熟山药研烂,同麵一并调稠。用匙逐条拨入滚汤锅内,如鱼片,候熟以肉汁食之。无汁,麵内加白糖可吃。”材料、做法、分量清楚,实践数次,定能得最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