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翻车”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别多。前几天,奇瑞汽车的一款新车型,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搞攀爬“天梯”测试,结果却从台阶滑了下来,撞断了“天梯”护栏。而为了搞这场SHOW,还封闭了景区,影响了游客。自然的,新车的性能和口碑一塌糊涂,商家的做法也饱受诟病,上演了实实在在的“翻车”。
类似的事例,前段时间也有。运动品牌始祖鸟在雪域高原放烟花,影响了当地的脆弱生态,引发众怒。餐饮品牌西贝莜麵村,面对预制菜的批评,先是态度傲慢,结果越描越黑;接着为了挽回形象,推出“七岁儿童抱着店长大腿哭着要吃西贝”“北京大爷要送西贝服务员一套房”等软文,的确达到了催泪效果──只不过消费者流出的不是感动的泪水,而是被笑出眼泪。
这些变味的营销,噱头十足,但缺乏敬畏,也缺少诚意。而敬畏自然、敬畏规则、诚意待客,恰恰是一个商家最可贵的品质。失去了这些,“翻车”也就不出奇。雪域高原烟花SHOW,非但没有给品牌带来绚烂浪漫,反而被炸得人仰马翻,一地鸡毛;新车没爬上“天梯”,而摔得鼻青脸肿;加热预制菜的“画皮”被撕破,几百家门店连带着变“凉凉”。商家的“自爆”,令好不容易积累的品牌形象尽毁。意图剑走偏锋吸睛博出位,结果却被倒刺、反噬;名为“温情”实为“煽情”的无脑炒作,沦为茧房里的自嗨。
《左传》有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恰恰有不少商家,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满脑子都是“流量至上”的亢奋,忘却了最简单的道理。自以为是在“玩创意”,实际上却本末倒置,挑战了公众的基本耐性和底线。最终陷入“怨之所聚”也就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