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前几天跟一老友相约饮咖啡,他发来短讯说,在广场的“精神堡垒”旁边会合。笔者一头雾水,几个回合问答,才知道他说的“精神堡垒”,就是那根嵌满广告牌的柱子。
本来还纳闷老友为何要如此“故弄玄虚”,没想到上网一查,“精神堡垒”竟然是这类柱子的正式规范名称。很多政府公告、商业文件里,也都是这么使用的。不禁连连瞪眼,太不可思议了,活了几十年,看到许多这种柱子,也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广告牌和指示牌的设施,从来没想过它叫什么名字,而且是这么典雅的名字。
追根溯源,第一座“精神堡垒”,就是仍矗立在重庆市中心的解放碑。一九四一年落成于当时的陪都重庆,为了激发全国军民抗战信心,命名为“精神堡垒”。这一名字,就影响到了后来那些矗立于广场、街心、商厦门前的柱子。
生活,有时就是如此,庄严得可爱。笔者这代人,小时候几乎人人在过年时放过“钻天猴”,点燃后,像小火箭一样,喷着烟花,呼啸着飞上夜空。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钻天猴”也有个正式的名字:“笛音哨响月旅行”。手机一查,七个大字清清楚楚地印在烟花上(有的是“笛音带响月旅行”)那一刻,甚至有点信念崩塌般的恍惚。
俄罗斯方块再平常不过,七种组合对应I, O, T, S, Z, J, L七个字母。然而它们其实都有名字,分别是“英雄”“粉碎男孩”“小T”“罗德岛Z”“克里夫兰Z”“橘色瑞克”“蓝色瑞克”。这些似乎有些浮夸的奇怪知识,笔者却是中学时代就牢牢记住了,并以此炫耀于小伙伴。其实这跟孔乙己“回”字有四种写法差不多,并没什么用。但生活有时候,也会无聊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