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赤金走龙\閒 雅

2025-11-21 05: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唐风万里”展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持续展出,一批来自盛唐的珍贵文物静待观者探寻。其中一件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赤金走龙(附图),以其独特造型与精湛工艺,成为展场中不容错过的亮点。这条仅有拇指大小的金龙,静静伫立于展柜中,无声诉说着千年前的工艺智慧与信仰实践。

  一九七○年十月,西安南郊何家村一处工地发现两个陶甕与一个银罐,内藏金银器、玉器、钱币等文物上千件。其中一只银罐开启时,罐内积水浮着一片金箔,箔上站立数条微型金龙,姿态灵动,后被命名为“赤金走龙”。

  这组小龙共六条,最高者仅二点七公分,重约四克,却处处可见唐代金工技艺之精妙:龙身以金条掐丝焊成,双角弯曲,四肢直挺,通体以錾刻技法雕出密致鳞片,眉目鬚髯无一遗漏。

  与传统飞龙形象不同,赤金走龙呈行走或奔跑姿态。学者推测,它们可能用于“投龙祭祀”仪式。唐代皇室为祈国泰民安,会将写有祝祷文字的玉简与金龙一同沉埋山川,以龙为信使,沟通天地神灵。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鎏金铁芯铜龙,也印证了此类祭祀活动在当时的盛行。

  赤金走龙的龙身线条流畅,姿态富于动感,不仅展现了唐代金工的高超水准,也体现了那一时代充满自信的审美情趣。它不仅在博物馆中展出,更以文创形式延续生命,例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将赤金走龙放大为户外雕塑,陕西历史博物馆亦曾推出“金龙引”香立等等。

  “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展期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读者可前往参观,亲身感受大唐文明的光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