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每一件美好的事》\轻 羽

2025-11-24 05: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们因此容易情绪不安,烦恼不宁。然而,不如意事的比重真的那么多吗?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有更多欢喜事值得记挂?所谓“生活无小事”,只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和珍惜。

  戏剧艺术并不能解决问题,却能唤醒心灵,叫人直面人生,然后再思索自身处境,另求改变方法。源自英国的独脚戏《每一件美好的事》自二○一三年首演以来,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城市以不同语言公演,香港亦曾有英语版本演出。近期我观看了该剧在香港上演的粤语版本,感受到剧场艺术的美感,亦更珍惜可贵的生命。

  《每》剧讲述主角的生命历程。表演者从七岁开始学习撰写“美好事情清单”,即是心中想到或想做到的各样美事。表演者的成长过程都在陪伴患上抑郁症的母亲,并接触不同人等而感受生命变化,例如其宠物患病时认识兽医,从而了解生命终结(宠物死去)的伤痛。表演者成长后亦获得爱情滋润而与爱人结婚,但婚姻失败以离异收场。直到表演者中年过后,其母亲最终选择自行结束生命而离世,令表演者反思与人沟通、对人倾诉和找人帮忙的重要性。

  虽说表演过程出现不同角色,但《每》剧独特之处在于是一齣独脚戏,只有一位表演者在剧场演出。表演者以演员及主持人的状态,即场邀请不同观众到舞台协助扮演相关角色,并且预先派发一些写上内容的“美好事物”卡片给予观众,让观众可以辅助读出美好事物,一同完成整个演出。

  《每》剧的主人翁可以是男生或女生。香港剧坛爱演独脚戏的女演员林珍真选演该剧,以友善亲切的态度,打破剧场第四面墙的隔阂,与观众一同经历人生。全剧没有任何翻译剧味道,并适度加入本地元素,例如剧中提及电视剧《寻秦记》,配乐亦有普通话歌曲。打破地域界限,一同发掘美好的事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