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鲜蚌八宝鸭\萧欣浩

2025-11-24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渔农教育课题,今学年于课堂继续深化,邀得渔业界别的专家到校分享,也带学生到西贡,观摩香港的珍珠蚌养殖现况。自己不常吃蚌,要不蒜蓉粉丝蒸,惹味;要不煮胡椒萝卜汤,味鲜。

  古籍记录不少蚌的吃法,现代较为常见的煮法,见清代《食物本草会纂》:“饮酒口糜,螺蚌煮汁饮。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葱豉煮食,饮汁即解。”“饮酒口糜”是因饮酒过度,影响脾胃,再引发口腔黏膜破损,治法是取螺、蚌煮汤饮用。饮酒烂醉,螺、蚌外加葱、豉煮汤,可解酒。现代螺蚌煮汤,或以解酒,或取鲜味,皆好。

  清代《医部全录》以蚌杂蛤,专治消渴,言:“蚌蛤煮食,或和薑醋生食并佳。”蚌和蚬同样滋阴,有助治疗消渴。热食生吃俱有效,料蒸汤滚,不要久煮。即开刺身,需谈卫生。元代《农书》谈“芡实”,谈到蚌较少见的吃法,提到:“芡,一名鸡头,一名雁头,《山谷诗》云:‘剖蚌煮鸿头’是也。”“鸿头”同样是芡实的别名,用来煮鲜蚌,不知汁煮还是煮汤,现代重现,要好好思量。

  明代《夷门广牍》也有谈到煮蚌的特别方法,详说如下:“蚌肉洗淨,入鸭肚中煮,则烂而有味。”蚌肉取出洗淨,放入鸭肚内煮,估计是用炆煮的方法,时间较长,鸭熟蚌软。蚌置入鸭,也有边煮边焗的效果,蚌汁渗鸭,鸭脂润蚌,味道丰富。若再加莲子、薏仁等材料,或能发明一道“鲜蚌八宝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