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公元前,大洪水冲到了阿勒山,诺亚方舟上只剩下一点谷物、干果和糖。诺亚灵机一动,将所剩无几的食材统统倒进锅中,煮成“大杂烩”。就是这锅粥,不但让洪水神奇地退去,也救了所有人的命。从那时起,Aşure就被称为土耳其最古老的甜点之一,也成为了一个民族集体的文化记忆。
Aşure也叫诺亚布丁,它现在在土耳其的地位堪比中国的饺子。在每年穆哈兰姆月(伊斯兰历上的正月)的第十天,也就是阿舒拉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支起大锅,开始这场仪式。现实中Aşure的制作过程,倒有几分“万物归一”的样子,原料简直是厨房食材大集合,从小麦、大麦、鹰嘴豆,到干果、坚果、苹果丁、橙皮……外加玫瑰花水和肉桂,全放到一起慢慢熬煮。每家每户配方不同,看似随意,但煮的过程极度考验耐心,比如豆子需要提前泡软,小麦最好熬出胶质,果干适时加入以免煮烂,到最后每样东西都会呈现出自己的个性,又在漫长的“磨合”中找到了平衡点,听起来就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所以,煮好的Aşure也绝不会让你失望,管它叫味蕾奇遇都不夸张。层次复杂,滋味清甜,一口进去有豆子的软绵,坚果的香浓,干果的甜润,还有丝丝缕缕的玫瑰香气,步步为营地在口中展开。偶尔吃到一粒石榴,更是果汁爆浆,惊喜十足。怪不得有人把它比成土耳其的“八宝粥”,虽然热闹,但不失分寸和厚度,所谓的“内涵丰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一勺中有百味,我更喜欢“世界末日前最后一口”这个浪漫的称呼。做好的诺亚布丁会被送给朋友、邻居,甚至是陌生人。它不挑人,不分阶级,送出去就代表好运延续,仿佛这一锅不熬好、不传递出去,当年的方舟就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