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感恩节》\閒雅

2025-11-28 08:15: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日是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每逢感恩节,家家户户厨房里热气腾腾,亲友欢聚一堂,共享佳肴。这份家庭的温馨与节日的热闹,早已成为北美人民心中的共同记忆。本期让我们走进美国艺术史上一幅具象征意义的经典画作——多丽丝.李(Doris Lee)于一九三五年创作的《感恩节》(Thanksgiving),一窥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感恩节》(附图)以刻意稚拙的卡通笔触,呈现出妇女们在厨房里准备节日盛宴的忙碌景象。画面生动热闹,洋溢着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及家庭温情。该作品诞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法定假日、乡土传统与家庭生活的主题,对于饱受困苦的民众具有莫大安慰。因此,《感恩节》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关注。

  一九三五年,《感恩节》首次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出,并获得当年美国绘画与雕塑年展的最高荣誉“罗根购藏奖”。然而,这一荣誉却伴随着激烈争议。奖项捐助人约瑟芬.罗根夫人对这幅画的现代风格极为反感,甚至公开指责其“令人发指”和“糟糕透顶”。她随即在《芝加哥论坛报》撰文抨击:“置身展厅只觉艺术界‘罹患谵妄’!”这幅被保守派斥为“伤风败俗”的画作,反而吸引较往日倍增的观展人潮。

  讽刺的是,随着时代变化,罗根奖日后竟陆续颁予威廉.德.库宁、安迪.华荷等先锋艺术家。多丽丝.李的《感恩节》也从最初的饱受争议,逐渐被视为展现美国节日仪式感的代表作,深受观众喜爱。

  时至今日,《感恩节》依然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中的热门展品之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