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故事 > 正文

大公用人/不计学历 唯才是举

2023-11-09 04: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1944年末,《大公报》的年轻记者张高峰(中)在西昌采访与彝胞合影。\张刃提供;右图: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以《豫灾实录》为题,刊发了张高峰从河南叶县寄来的长篇通讯,在要闻版刊出。

  翻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其中108个中国新闻界名人的辞条,属于《大公报》的名人占了12个。另一部由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为60位大公报记者立传。作为中国报业唯一跨世纪的“金字招牌”,《大公报》培养一大批杰出新闻人才,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萧乾、徐盈、子冈、朱启平、张高峰、吕德润、徐铸成等名记者群星闪耀。纵观近现代报业史,鲜见如此这般“大公现象”。

  大公报著名记者张高峰之子、原工人日报副总编辑张刃认为,《大公报》人才辈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识人”,《大公报》用人不计学历、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许多名记者都不是新闻科班出身,有的甚至没有大学学历,都是借助《大公报》这个平台成才的。

  1943年初,年仅24岁的张高峰被《大公报》派赴中原前线,凭着记者的良知和责任,采访并发回了著名的通讯《豫灾实录》。张刃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六本有关《大公报》的著作,在他看来,《大公报》充分信任记者,为他们的成名创造了必要条件,像有人曾问王芸生“《大公报》怎样保证记者采写出好新闻”,王芸生回答三个字“发路费”;有人问他“《大公报》怎样培养记者”,王芸生回答还是三个字“撒手幹!”《大公报》还有一项独有制度,就是除非有重大差错,对记者的稿件一般不做修改而照登,意在尊重记者的劳动,提高记者的积极性。

  大公报记者 张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