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邮轮载人心 碎片映时流 ──专访著名作家刘心武

2020-12-21 04:23: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邮轮碎片》插画

  60多年来,刘心武一直在文学的海洋中探索徜徉,这一次,他真正登上了一艘邮轮。2017年,刘心武买了一张地中海邮轮的船票,在登陆马耳他以后,邮轮有两天两夜是驶向西班牙巴塞隆拿的海上巡遊。这期间,刘心武无意中积累了许多有趣的素材。於是作家开始思忖:能不能将这次经历写成一部小说呢?\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今年8月,刘心武新作《邮轮碎片》出版,这部小说有3个关键词:中国中产阶级集中亮相,碎片化的拼图式叙写,以及私淑《红楼梦》的文学技巧。刘心武近日在北京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他表示,这是一部致敬改革开放的作品,也是一部致敬曹雪芹的作品,同时关照了当今时代和年轻人的发展,并且在“以文学解人心”的过程中,继续实现对政治、社会与道德的超越。

  这本书没有章节,没有主线,也没有主角。故事的背景设立在一艘邮轮之上。以旅行为媒介,8个家庭、19名遊客轮番出场,他们在彼此的故事裏,既是主演,也是观众。故事字数不多,但人物跨度极大,每个人物都有极具代表性的人生事件,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时代画像。

  447个“文本碎片”

  刘心武说,这部作品写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生成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他们衣食无忧,长期处於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当中,於是开始透过海外旅遊了解和接触世界。在邮轮遊这种新式的旅遊形态中,这些中产人士展现了他们新的观念、新的尝试与新的趣味,而这些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封闭时代完全想像不到的。而且,在以一艘邮轮为空间线索集中展开对中产阶层的描摹和叙述,这样的作品并不多,他自己也是第一次尝试。

  “《邮轮碎片》的结构方式也是我精心设计的。”刘心武表示,每次开笔之前,特别是写长篇小说,自己都要想好一个叙述方略。也就是怎样才能让它成为一个纯文学文本,而不只是简单讲述一个故事,宣洩一种情绪,或者表达一种思想。刘心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有丰富的叙事经验。1984年的《鐘鼓楼》採用的是“橘瓣式”叙事方法,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橘瓣,但它们合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橘子”。2014年的《飘窗》採用的则是“摺扇式”叙事方法。这一次,刘心武将一部长篇小说打散成447个文本碎片。在一片片拼图中,四代中国人的命运被浓缩在一起。时代的变化,人心的诡谲,就在长则千余字、短则百余字的碎片化阅读中徐徐展现。

  事实上,刘心武很早就有过碎片化写作的尝试。20几年前,刘心武曾在上海《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上开闢“一句话小说”专栏,后来又把这专栏开到台北《联合报》副刊,还由此推出“一句话小说”征文活动。刘心武说,所谓“一句话小说”,就是要力图在一个句子裏,写出场景,写出人物,并且表达出一定的意蕴。

  承袭“微笑战鬥”

  刘心武说,“当代年轻人的时间已经碎片化了,所以他们不得不选取一种最便捷的阅读方式,於是快节奏、零散状的手机阅读成为流行。基於这种阅读习惯的变化,我就想到採用一种拼图式的结构方式。”不过刘心武强调,自己的碎片并非毫无关联,亦非浅薄无味,而是可以随意拼插,再行重组的。

“每当有新事物出现,我的态度都是认知它,理解它,接纳它,我期望能够与它融合。所以,对於碎片化的阅读现象,我也怀着一种非常亲和的态度。”刘心武说,当人们最初注意到手机、平板这类介质导致阅读习惯碎片化的时候,有人就担心“文化堕落了”“趣味平面化了”“再没有人读经典了”等等。事实上,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使然,它也只不过是在众多阅读方式中多了一种新方式而已。

  刘心武是严肃的纯文学作家,在央视《百家讲坛》解密《红楼梦》则让更多的公众认识了这位见解独到的学人。用刘心武自己的话说,《红楼梦》就是一座宝库,是他可以不断汲取养分的文学宝藏。而自己研究《红楼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写好自己的小说。《红楼梦》中鲜有大喊大叫、大打出手之类“热战”,更多的则是内心角力的“暗战”,刘心武称之为“微笑战鬥”。《邮轮碎片》也承袭了这一特色。

  在刘心武看来,文学应该实现对政治、经济与道德的超越。“文学与政治、经济、道德是有分工的。政治关心权力的得失,经济关心财富的增长,道德关心风俗的淳化。作家当然也要关心这些,但终归文学要探究的是人性。它要把人心挖掘出来给读者看,像一面镜子,再引人深思。在任何时代,文学作品都要自觉地追求这个层面的东西。”

  “旅遊无疑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大家萍水相逢,彼此都面带微笑,客客气气的,共度一段美好时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上船以前的生命前史和内心隐秘,因此,邮轮上就展开了这种内心隐秘带来的摩擦与衝撞。”刘心武说,《邮轮碎片》不会直白地告诉读者什麼好或不好,不会让作品停留在这个层面。会想传递给读者:在人的一生当中,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因果。而人的内心当中有太多私密的东西,这些隐秘一旦爆发,就会出现很多故事。

  在《邮轮碎片》的封皮上有一句话“你的秘密与谁有关?”刘心武说,这部作品对政治、经济与道德的超越就体现在这句话上。它表明了这是一部揭示人心隐秘的作品。

  听古典读冷书

  刘心武今年78岁,他的日常生活依然丰富。他锺爱古典音乐,并且仍然使用黑胶唱片。最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还有柴可夫斯基的第4、5、6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也很好,只是他后来的创作有点走向印象派,有些现代主义了,我喜欢他的弦乐四重奏。”

  读书也是刘心武每日的固定栏目。“我提倡要读冷书,不要什麼热就读什麼。我自己就经常读一些并不流行的书。”刘心武推荐西班牙作家阿索林,还有爱尔兰剧作家辛格,“辛格有一个独幕剧,叫做《骑马下海人》,我是百读不厌,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读一次,不知道为什麼,每一次都有莫名的感动。”

  对於香港作家,刘心武亦称许有加。“有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作家,名叫卢玮銮,笔名小思。她曾经主持过一次活动,令我非常感动。”刘心武回忆道,那个活动名叫“香港文学遊”。从鲁迅在香港演讲的教堂,到日据时期关押戴望舒的监狱,从香港岛山背后的蔡元培墓,到萧红暂居过的女子中学……一一走近,虔诚瞻望,无比激动。“能把这样一条线索挖掘出来,足以说明她的文学品位是很高的。”

  “我非常欣赏小思这样的香港作家。她坚持默默耕耘,开掘香港文学遊。我对她的印象非常好。”刘心武说,有一次,小思送给自己一本散文集。书名两个字一下子就感动了自己──《不迁》。“当然人们有迁徙的自由,但小思那种对出生之地的挚爱,是十分宝贵的情愫。”

  “我对香港的老朋友都非常想念。”採访终了,刘心武认真地说。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