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书海漫遊/充满温度的“非遗”研究学术指南 ──《刘锡诚口述史》评介\胡一峰

2021-01-25 04:23: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婺源傩舞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 新华社

   在今日之中国,

  “非遗”已成耳熟能详的“热词”,

   且不说各旅遊景点,

   即便中小城市的商舖也常见到“非遗”的招牌。

   非遗到底是什麼?

   与我们的文化、历史有什麼关係?

   这种关係又是如何被认识和发掘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历者口述史系列”帮助我们回答问题。

   《刘锡诚口述史》是这套丛书中最先问世的一本。

  口述,是非遗领域关键词之一;口述史,则是史学领域近年来热度颇高的一个分支。以我个人阅读经验而言,比起以第三方视角写成的历史,口述更有个性,也更有温度。刘锡诚是著名学者,亲自主持多次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採集和研究工作,有些成果丰富甚至改写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比如,书中提到的“秃尾巴老李”传说,让人看到“闯关东”在百姓情感和观念世界的深刻烙印;《螃蟹的故事》裏海螃蟹为牛郎织女搭桥,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领着孩子,踩着“螃蟹桥”而不是鹊儿桥相会,更让人觉得脑洞大开,感叹民间想像之瑰丽。

  影响一门学科的面貌

  不过,这本口述史没有在此花费过多笔墨,把篇幅留给了非遗保护及其学理化、学科化进程,这是有远见的取捨。奠基者和掘进者的治学观念和风範,直接影响一门学科的面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深入了解如刘锡诚这样非遗保护重量级学者的心路历程,意义十分深远。通读全书,我以为,学科融合、学脉传承和本土意识,是刘锡诚为这门念兹在兹的学科和事业铺设的三大基石。

  刘锡诚民俗研究的学科视野广阔而开放,文学、艺术、史学、哲学、人类学甚至包括政治学的跨学科理念和方法,都为其所用。这与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複杂性有关,更体现出治学者的襟怀。他在口述中常自觉追溯学术前贤。比如,五四学人的歌谣研究;二三十年代蔡元培倡导和组织的对广西凌云瑶族、台湾高山族等的专题研究;四十年代延安的民歌、民间艺术搜集以及改造旧说书、旧秧歌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舞蹈家盛婕在江西婺源的傩舞调查;当然,还有他亲与其事的“三套集成”等等。看似信手拈来的史事,勾勒出的正是中国“非遗”学的“前史”。刘先生在口述中反覆提到并辨析“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这不仅是字词上的较真,也是在当下文化和学术语境中对文化传承创造路径的探索,更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延续文化记忆的努力。

  “在现场”的态度与精神

  刘锡诚几十年奔走在民间文艺以及非遗研究、保护一线,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如今虽年逾八旬,但并未远离非遗研究现场。浓郁的现实性,构成《刘锡诚口述史》的一大特色。本书共分八章,其中后四章聚焦非遗保护和研究,许多观点直接针对这项工作的现实困惑而发。

  我将其要点概括为非遗保护的“四化”。一曰数字化,即以实地考察和现场採集的方式,把非遗资源记录下来,并转化成数据,输入数据库,完成保护方式的转型升级。二曰市场化,刘锡诚认为,市场或产业的手段,未尝不可使用,但必须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和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保护为前提。三曰城镇化,这是影响非遗存在环境的重大社会变迁,必须遵循中国式社区的文化特征,以新的智慧积极应对。四曰学科化,刘锡诚倡议整合不同类别的非遗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使之成为严整的学术体系。

  此外,书中还围绕民间信仰、非遗与表演、传承人认定等问题提出了辩证而睿智的思考。我想,凡是关心非遗的人,应该都会赞同这本口述的发问方向和解题思路。

  刘锡诚是我国多项非遗保护文件、方案或手册的起草者,这些文献无异於非遗事业的指南。其实,刘勍编撰的这本口述,又何尝不是我们进入非遗研究的一份学术指南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