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书海漫遊/真实全景书写武汉战疫历程《第76天》

2021-02-01 04:2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熊育群著《第76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23日,热闹了121年的汉口站史上首次封站,这一天武汉“封城”,到4月8日“解封”,历经76天。著名作家熊育群创作的抗疫题材长篇报告文学《第76天》近日出版,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熊育群表示,书名取为“第76天”,是要传达一群英雄的人民不论向阳而生,还是向死而生,其所有努力都是为战胜疫情迎来解封的那一天。\大公报记者 张 帅

  武汉疫情突发后社会关注度非比寻常,不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在根据自己碎片化的信息来表达意见、立场和态度。熊育群说,其中当然包括了大量不可靠的甚至虚假的信息,这导致误会、误解几乎无处不在,部分外国媒体甚至报道方舱医院为集中营。

  “作为一个作家,我觉得有责任把国家民族在危难之际的战鬥历程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和精神遗产。”熊育群介绍,写作武汉抗疫得到极大支持,中国作协成立了专题小组,国家衞健委成立了採访联络组,湖北作协多次召开会议落实,在出发前已收到百余本病毒学著作补课,“倘没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完成採访和创作几无可能。”

  翻开《第76天》,可以看到採访对象包含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衞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衞健委监察专员焦雅辉,以及医生、护士、患者、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者、捐赠者、志愿者、公安幹警、环衞工、社工、外国志愿者等几十位各类代表,几乎每一份抗疫力量在书中都有展现。

  披露大量抗疫细节

  熊育群说,客观真实是根本,只有写出真实的疫情才对得起经历了这场疫情的人。在书中,有多处细节首次披露:新冠大範围暴发之初,武汉不少医院资源出现严重挤兑,走道和大厅都是患者;部分病房用电超负荷时常跳闸断电……

  2020年1月18日,衞健委邀请锺南山当天赶赴武汉。是时,锺南山刚病过一场,低烧、咳嗽,身体虚弱又疲惫。晚上9点,锺南山太疲惫了,头倚靠在座椅上闭眼休息了一会儿,正是助理苏越明看到这一幕心裏一动,偷偷用手机拍下了锺南山那张后来迅速在网上传开的照片。

  武汉最紧迫的任务,除了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迅速把确诊的轻症病人全部收治同样至关重要。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最早由哪位专家提出,这个话题存在争议。熊育群把问题发给了衞健委,衞健委收到后专门覆函,明确是哪位院士提出来而被中央指导组採纳。

  此外书中还透露,时任上海市长应勇调任湖北省委书记后,专门组建了一个专家微信群,李兰娟院士是在这个群裏反覆建议要检测所有病人,不搞假阴性,从而推动解决了检测难的问题。

  最大限度逼近真实

  熊育群说,很多资料有不真实或者片面、不準确的东西,希望作品尽量追求零差错,真实可靠。“有时採访和查找资料就像侦探似的,一层层深入,一个个疑团破解,重要的事件和细节我坚持查找旁证材料,有的甚至通过三方印证。”他举例,譬如疫情是如何发现、如何上报的,衞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立当天赶赴武汉的情形,专家组调研和会议上发生的事情,每个人所做所说,以及衞健委是怎样主导的,都有详细旁证。

  在《第76天》中,还有很多读者关心的话题能够得到準确的答案:是什麼促成了武汉作出在1月23日凌晨2点“关闭离汉通道”封城的决定,援鄂医疗队是怎麼派出的,严重的医疗挤兑状况如何解决,中医藥抗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如何短时间建起来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生了什麼,医生护士如何救治患者,市民真实的生活情况等等,不一而足。

  “巨笔如椽手,掣鲸碧海中。家国无限事,时危见豪雄。”出版《第76天》的十月文艺出版社,其总编辑韩敬群在微信“朋友圈”评价熊育群的武汉抗疫写作。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转发了这条评论,并称《第76天》是到目前为止,“能够看到的关於抗疫鬥争的一个最有力的全景式书写”,在书写中不仅能看到事,而且还能看到人,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考验中能够挺过来的支撑精神。

  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接受大公报记者採访也评价,《第76天》是一本既冷静客观,又与抗争同频共振的作品,在釐清真相、还原抗疫历程方面有杰出贡献。同时,在熊育群的笔下能清晰听见每一个个体的心跳,这部作品体现出了一个作家的良知,更凸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基本责任。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