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为思想而生/在《王元化传》中 感受思想的华彩\胡一峰

2021-05-10 04:2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18年5月,华东师範大学举行了王元化铜像揭幕仪式,纪念王元化逝世十周年。 图片来源:华东师範大学

  最早读到王元化的书,是多年前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时候。当时,见到他的著作多以“清园”为名,觉得亲切,又有些好奇。后来,自己工作多变,渐渐放下。这几年转入文艺研究和评论领域,重新读他文艺方面的著述,深受教益。最近,看到《王元化传》出版,赶紧买来读。这本传记是对传主心灵世界的一次探寻,也是关於他精神发展脉络的梳理。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之所以不朽,正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永远葆有追求真理的热望,即便求索之路跋山涉水、千难万险,甚至於要痛苦地批判昨日之我,否定自己所曾经深爱过的东西,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王元化无疑是这样的思想家,也因此成就了他的伟大。

  寻根:江陵与清华

  这本传记是从王元化晚年寻根写起的。1993年,写完了《杜亚泉与东西文化论战》的王元化,前往“故乡”湖北江陵。实际上,王元化出生在湖北武昌,一生在外奔波,后定居於上海。江陵只是他填表格时的籍贯,从没到过。然而,“愈到晚年,王元化对故乡的认同意识愈强烈”,如书中所言,“他的中国寻根文化意识逐渐甦醒,愈重视故乡这个标志性的传统文化”。

  在王元化的心灵世界中,和江陵这个地理故乡同样重要的,还有个精神故乡,这就是清华。1921年9月,年方一岁的王元化随母亲来到清华,与在此工作的父亲团聚,此后在清华园度过了八年童年时光。“王元化越到老年越频繁地说到清华园童年时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反思时期,他屡屡提及这段生活”,“清园”二字也反覆出现在他笔下。“虽然他从未接受过清华大学的系统教育,但是在此时认同清华先贤的思想、价值观和学问观,并融会而贯通。”我想,以地理故乡为象征的传统文化,和以清华为标志的独立精神,构成了王元化精神的重要基石。

  人生:多声部合唱

  1928年之后的王元化,离开了他的“清园”,投身中国现代革命的洪流,为民族的政治命运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运奔走呼号。他抛弃了家庭的基督教信仰,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又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他投身革命文艺运动,率领文艺青年到安徽泾县慰问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命组建新文艺出版社,捲入多次政治运动;“文革”结束后他复出,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领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直至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又主编《学术集林》,心归“清园”。一路走来,王元化的事业、治学与思想,丰富异常又几经变化,本书以九个章节、500多页的篇幅,勾勒出他的精神肖像。

  作为传主的学生,作者对乃师之了解深切透彻。书中这样概括王元化:“他为思想而来,又为思想而去。他是一个精神的存在。”让人想起陈寅恪为王国维所撰碑文裏的话,“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然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元化一生中经历多次“事变”,有政治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这让他的人生在反思中如一场多声部合唱。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遊刃有余,虽然自谦是只是“过渡时代的人物”,却经常担负着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的议题设置者角色。以后学的眼光看去,我们如见夜空星河,难寻其所始,亦不知其所终。若非要找一条线索,我想可能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自省与自觉。王元化所体悟、忧虑、承接并继续开拓的,正在於此。

  嘱讬:知识人该有的样子

  2006年,王元化获得上海市颁发的“学术贡献奖”时感言道:“我是一个用笔工作的人,我最嚮往的就是尽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留下一点不媚时、不曲学阿世而对人有益的东西。”在他为后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中,最重要也最为时所需,我想还是他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认。用作者“后记”中的话来说,王元化属於“中国近代左翼知识分子”。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数代”,也可概括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一代”。在我看来,不论“一代”还是“数代”,他们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从“古今中外”并存碰撞的思想文化元素中形塑精神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从这个视角来看,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马列文论研究,对“五四”的反思,以及对京剧的评论,甚至包括王元化本人,都是这项“大工程”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以王元化对“知识人”的描述来结束此文。这是王元化的夫子自道,让我们敬仰;也是他对后人的嘱讬,我们不能忘记:

  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永远有着讨论不完的问题。他们敢言,从不谨言慎行,从不习惯於陈规陋习,该批评就批评,该反对就反对,但是他们却并不自命为“战士”或“先知”。生活在一个道德标準和文化意义渐渐崩解失坠的时代,他们通常喜新而不厌旧,既召唤着时代的精魂、又时时流露出对旧日的好东西的一分留恋。他们对思想的事物十分敏感,对於经验世界和现实政治的事务却往往不太在意;沉思的心灵生活其实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他们是那种为思想、为观念而生的人,而不是靠观念谋生的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