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耕读传家/无樑房下走出的作家

2021-05-31 04:2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李天岑著《三山凹》,作家出版社。

  十六岁那年,李天岑无意间读到家乡的《南阳日报》,看到上面的文章,心底湧起莫名的钦羨。於是,这个初一的男孩做起“编外记者”。看到家乡的变化,就写一篇通讯;从乡亲们口中听到趣闻,就写一篇报道。一篇,两篇,李天岑一连写了十七篇通讯投给报社。结果却悉数石沉大海。他继续写着,锲而不捨,直至第十八篇稿子,终於被印成了铅字。

  “我高兴极了!”李天岑回忆说,那可算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也坚定了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信心。那次投稿成功,李天岑收到了两元稿费。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双胶鞋。“小时候乡下都是土路,一遇着下雨天,路就没法走了。为了不弄坏布鞋,我每次下雨都赤着脚出门。所以,有了胶鞋,下雨天也不用光脚了。”

  和大多数农村娃一样,李天岑的童年也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不同的是,即使家裏再穷,父母亲也坚持省吃俭用,不让李天岑辍学。“就在我刚上初中那一年,父亲得了血栓。为了治病,家裏把房上的大木樑抽了下来,去换钱。”李天岑回忆道,当时家裏几近赤贫,自己本该辍学回家,但父母都坚持要自己读下去,全家人都坚信读书才能有出息。

  “南阳啊,有耕读传家的风气。一家农民,即使再穷再苦,都会努力供孩子读书。”李天岑说,为了换取学费,母亲一年都不吃一个鸡蛋,而是将所有的蛋都拿去换油换盐换针线,以及自己上学的学费。

  在《三山凹》中,李天岑生动描绘了主人公柳大林的妈妈,她为了儿子和家庭,一辈子辛苦操持、任劳任怨。李天岑说:“我写柳妈妈的艰辛,事实上,就是在写我母亲的艰辛。”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