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自我和解/有诗加持 知丧而不认丧

2021-07-28 04:23: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诗来见我》中,李修文着重提到韦应物和罗隐两位诗人的遭遇。韦应物出自高门大户,13岁中进士,安史之乱后从此开始流落四方,妻子元苹去世更是雪上加霜,韦应物大量的诗集虽然都在表达如何悲催烦闷地养育两女一儿,但是沮丧之外仍认真地读书生活。写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罗隐看起来也很“丧”,但是却格外认真地参加过10次科举,不断对抗“貌古而陋”(指长相极丑陋)的命运。

  李修文认为,诗人中年之后的沮丧,恰是正视了生活为何物。伟大诗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货真价实”地用生命体验,而非用空泛的情绪去支撑;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平和乐观去面对。如苏轼一般,在每一个贬黜的地方都看得到高悬的明月,能够看到江海里的波浪而安于“江海寄余生”,在荆棘杂生瓦砾遍地的荒蛮之地“东坡”,开垦种田自食其力。

  “每个人都会有非常焦虑的时刻。我们的生命不是来什么都能随之起舞的,也招架不住。”李修文指出,让诗歌以及诗人们的遭遇来贴合我们此时此刻的生命体验,看看诗人是怎么度过焦虑的,从而“知其丧而不认丧,迅速在遭遇中完成了自我和解”,这才是这些诗歌千百年来不断鼓励我们的根本理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