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中国佛教医者传》出版

2021-08-02 04:23: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范观澜向大公报记者展示广元法师的书法赠言。\大公报记者陈旻摄

  以“内外兼修”、“身心并治”的佛医,近年成为佛教界与医学界共同的关注热点。由杨曾文倡议,楼宇烈题笺,忠明法师、范观澜主编的《中国佛教医者传》一书,于2021年4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编之一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范观澜教授对大公报记者表示,主编这部著作“是生活对我的馈赠”,他从编撰的佛教医者身上得到的鼓舞和汲取济世爱民惠生的经验,成为其生命的滋养。\大公报记者 陈旻

  1987年,海峡两岸在冰封近40年后,终于开放探亲。9月,刚从扬州地区党校干部培训班毕业的范观澜,奉命从泰州市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调至该市台办,担任泰州市首任台湾同胞接待站长,3年间,他接待了来泰州寻亲探访与观光旅游的台胞约近千人次。

  1988年4月16日,台北善导寺住持了中法师,相隔40年后的第一次回乡探亲,便是范观澜全程接待。因为与台湾高僧的交流,此后20余年,范观澜对佛教文化有所研究。

  2018年9月,范观澜与释忠明法师在江苏常熟重逢,他俩结伴去看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教授杨曾文。

  佛医讲求“身心并治”

  “药师佛文化和佛医文化依然是我们共同热衷的话题”,范观澜忆述。“杨曾文老人家突然指着我说:‘观澜,你不是学医的嘛,你还当过医院院长,这事你应该幹啊!”“我问‘什么事?’”范观澜说,原来老人家与忠明法师在厦门商量定下了要做中国佛教名医文化的课题,“哪知此次相聚,竟将此重任落实于我。”“‘就这样吧,观澜你牵头,与忠明法师共同合作,把这个事做起来’。”

  范观澜憨厚地笑着,“就这样,老人家将此任务交代了给我们,并且提出完成的时间,就课题又作了具体要求。”此后3年,范观澜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两岸众多名僧佛医以及诸多学者的支持下,完成了此书的编纂。

  佛医讲求“内外兼修”、“身心并治”,以治心为内在目标,以治身为外在目标。佛医理论的精髓为病由心生,病从心灭。“佛教普度众生的伟大情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对此,范观澜有切身体会。

  范观澜向大公报记者展开一幅书法卷,上书“身病易治,心疾难疗。二者兼治,则为神医。”“这是台湾高僧广元法师的赠与。”回忆起自己在生命垂危之时因为受到这幅书法作品而境随心转的神奇遭遇,范观澜感慨不已。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计有29万人患病。1990年,在泰州医院任副院长的范观澜在杭州公干时,吃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后病发,却因误诊耽误加重了病情,确诊后又出现药物性大出血被抢救,一度生命垂危。

  “我祖父42岁去世,我父亲也在42岁那年病故,我当时已接近40岁”,极度悲观的范观澜已经不吃不喝,等待生命的终结。这时,妻子将刚收到的台湾寄来的法师书法托人捎进重症病房。打开卷轴,是台湾高僧广元法师的书法,短短的16个字将范观澜心中的郁积一扫而光:“身病易治,心疾难疗。二者兼治,则为神医。”

  范观澜一遍遍覆述着,这16个字犹如一束光治愈了他的心疾,使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力量。

  视传承责无旁贷

  泰州被佛教界誉为“名僧的摇篮”,历史上高僧辈出。近现代出现了玉成、守培、常惺、智光、南亭、蔼亭、东初等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名僧。“愿意担当《中国佛教医者传》一书的编撰,还因为受教于台湾佛医成一长老。”范观澜把和台湾成一长老20余年的情谊,视作其极为重要的人生财富。

  1988年秋,祖籍江苏泰州的台湾高僧成一法师回到阔别40年的祖庭泰州光孝寺,担任接待的范观澜便与长老结缘。从1988年后起初几年间,成一法师为了完成其先师公南亭老和尚的遗愿,修复光孝寺祖庭,几乎每年回大陆,每次都由范观澜陪同并帮助安排其在大陆的行程。范观澜与成一长老成为忘年交,为长老记录立传出版,并陪伴长老的最后岁月。

  “成一法师不但是一位宗教界德高望重的领袖,同时他又是一位学养渊博的中医师,早年受过正规的高等医学教育,是医药界难得的一位学人领袖。”范观澜感慨道,成一长老终身为人义诊,他从不自夸医术高明,但却度人救人“活人无数”。

  “从成一长老的身上,我看到了佛医身病与心疾兼治的独特价值,更觉得自己应担当起编撰佛医书籍、传承与弘扬佛医文化的重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