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数字文化/拆散平台 重组社交

2021-08-30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何塞.范.迪克著,晏青、陈光凤译《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读《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有感

  当下的世界是一个被连接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连接之中。连接的机制铺设了社会发展的路轨。连接形态的改变,塑造着世界样貌,也改变着我们的文化。那么,在我们“日用而不知”的连接里,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由荷兰学者何塞.范.迪克撰写,新近译成中文的《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揭开了连接巨幕之一角。

  算起来,今天大行其道的在线“连接”,历史并不太长。书中指出,“随着Web2.0的出现,在世纪之交之后不久,在线服务从提供网络通信渠道转变为交互式双向的网络社交工具,这些新服务为在线连接开辟了无数的可能性”,它们如同水管或电缆,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连接》一书共8章,既对“连接”作了哲学性的宏观分析,又对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Wikipedia等5种社交媒体作了个案分析。

  “连接”改变的世界

  作者何塞.范.迪克(José van Dijck)把社交媒体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社交网站,它们促进人际接触,建立个人、专业或地理上的联系,并鼓励弱联系。另一种是用户生产内容的网站,它们支持创意,注重文化活动,促进内容交流,此外,还有旨在交换或销售产品的贸易和营销网站,以及开心农场、愤怒的小鸟(港译愤怒鸟)等游戏网站。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目的不是描绘或解析微观个体的在线社交生活或场景,而是通过对社交媒体发展历史、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批判性分析,深化关于社交媒体对世界影响的认识。在我看来,作者运思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提出了一套分析框架,而且在于从5种社交媒体切入,透视了当代文化规范中的若干关键词,从而由点及面地向读者展示了因“连接”引发的变化。

  比如,与Facebook相关联的关键词是“分享”。分享并不是Facebook发明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我们早已习惯互相聊聊各自的经历。就在不久的以前,逢年过节到朋友亲戚家做客时,一起翻看家庭相册,还是一个必备的环节。然而,脸书的出现,使“分享”成了一种地球上任何人之间都可以进行的在线活动,变成了“商业领域中以算法为媒介的互动”。作者提出,在Facebook的意义上,存在一种“分享意识形态”,“分享、成为好友和点赞是强大的意识形态概念,其影响力超越Facebook本身,从而影响社会的结构”。

  走向“反面”的媒介之思

  我以为,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是通过对社交媒体内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一些想当然的错误看法。举例而言,YouTube这样的网站,与电视相比,似乎提供了摆脱一套被规定的观看流程──比如事先安排好的节目表、插播的广告,这确实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视频网站的内容流不受任何控制,相反,“它受到搜索引擎和排名算法的严格引导”,“YouTube的界面设计及其底层算法会选择、过滤内容,引导用户在上传的数百万个视频中查找与观看某些内容”,作为内容控制手段的电视节目表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推荐系统、搜索功能以及排名机制共同建构起来的信息管理系统。

  书中还向我们展示了,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比如,Twitter原本被设定为个人抒发情绪的平台,但随着用户结构的变化,10%的用户组成的群体产生了超过90%的推文,还有研究发现,只有23%的用户是互相关注的,有68%的用户没有被任何他们所关注的用户关注。也就是说,与其说Twitter是个社交场,不如说是获取信息的场所。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YouTube。在它刚问世时,以用户生产内容为号召,但随着用户规模变大,真正意义上的“上传者”数量并没有同比增加。2005年时,YouTube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为100万,到了2012年初,这个数字迅速增加到8亿,然而,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不到20%的访问者会积极提供内容,而这20%的活跃上传者贡献了73%的视频。同样,随着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专业人士主导了网站。

  与此相应地,把业务表演者推向大众这一YouTube曾经的理想,也似乎被证明只是美好的愿望。用户越来越被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明星和粉丝,于是,YouTube的社区导向渐趋淡薄,绝大多数用户作为“观众”的身份反而凸显。如果我们再回顾2005年YouTube初生时替代电视的自我定位,更会发现某种历史的吊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经历了几年的互相对抗、调节、示好和求爱之后,YouTube和电视这对冤家终于结合在了一起”。这段由反叛到求爱再到婚姻殿堂的网络童话,其结局是用户收获了幸福生活,提升了视听体验。但也留给人们许多思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