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苏沧桑《纸上》 呈现另一个江南

2021-10-11 04:26: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苏沧桑新作《纸上》今年三月出版,至八月已第四次印刷。

  作家苏沧桑新作《纸上》,是一本独特的书。在这本散文集中,作者用近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将自己投身于江南文化旷野中,融入江南大地上的劳作者、古老手艺的传承者中,为读者呈现具有强烈陌生感和震撼感的江南。“名为纸上之辞,却是躬行之获。”苏沧桑接受大公报专访称,她希望《纸上》能够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南方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呈现江南的另一种美。\大公报记者 张帅

  《纸上》今年三月出版,至八月已第四次印刷,荣登七月中国好书榜、文学好书榜等多个榜单。这本书收入苏沧桑的《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船娘》七个中篇散文,以中国南方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为素材,重点遴选了造纸文化、蚕桑文化、黄酒文化、越剧文化、龙井茶文化、养蜂文化、西溪文化七种江南传统文化形态,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趣闻轶事与历史传承。

  在《春蚕记》里,跟随作者的笔触,读者能看到一条蚕从幼小蚁蚕,到长大成熟吐丝结茧的全过程,看到它在不同阶段可爱的模样,体会养蚕的乐趣和辛苦。

  《纸上》讲述的是一种“会呼吸的纸”──元书纸。元书纸是富阳竹纸的精品,是富阳传统手工制纸品的代表。富阳竹纸纤维密实、薄如蝉翼、柔如纺绸,易着墨不渗染,耐久藏无虫蛀,微含竹子清香,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纸好,造纸却不易。朱中华、朱中民兄弟从十六岁开始学做纸,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几百上千次。手艺人在纸浆水里浸泡四十馀年的手“老茧连着老茧”“比白纸更白,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

  走向民间的真实体悟

  《跟着戏班去流浪》里的民间艺人,出于对越剧的热爱,过着流浪奔波的生活,表面看来自由浪漫,可短短几天,“我”便明了戏班生活的本质绝非原先想像的那么美好,而是极度的劳心劳力,甚至厌倦。《与茶》中介绍龙井茶采茶、炒茶的製茶工艺,描写主人公黄建春的坚守与淳朴。《牧蜂图》养蜂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艰辛甚至危险,“我”追逐的养蜂人是年届七十的诗人,他将养蜂遭遇的艰辛,都幻化成生活的诗篇。

  《冬酿》则讲述“我”与酒的情缘故事,将“我”的成长史和家族命运史浸置于酿酒文化的柔波媚光中。《船娘》聚焦常年徜徉在湖光山色间的船娘,以虹美幼时的视角和行踪,带出西溪的历史人文以及在对虹美夫妇退休后重回西溪的叙述。

  苏沧桑用三年多时间,深入写作对象的生活现场,和“他们”一起捞纸、唱戏、采茶、养蜂、育蚕、酿酒、摇船。著名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称,这是作者走向民间的真实体悟,不仅使作者与她的书写对象有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联系。多年以来,文学作品中还有多少劳动者的身影被歌颂,还有多少劳动者的形象被塑造?当苏沧桑通过笔墨让这些默默劳作的人民跃然纸上时,我们才发现,自己与这样的形象已经久违了。

  劳作中的诗意江南

  在孟繁华看来,苏沧桑同时发现了不一样的江南。过去,人们理解的江南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或者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东坡的《望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江南草长莺飞、花团锦簇、诗意无限。苏沧桑则在民间和生活中看到另一个江南。

  这个江南同样诗意无限,与历史脉络、风土人情和华夏文明息息相关,但是,维护、传承江南文明的人们,不是在花前月下或茶肆酒楼中,而是在生产实践和劳动现场中。苏沧桑书写的江南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于今天来说,是只可想像、难再经历的过去。

  工匠精神不能消逝

  在古时,浙江湖州有“丝绸之府”美誉,湖州的蚕叫莲花种,丝极好,尤以辑里湖丝最为着名。苏沧桑在书中介绍,近百年来,世界蚕丝业中心发生几次大转移,江南沿海一带蚕桑业渐渐衰落,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前,辑里村最后一家缫丝厂也悄然倒闭。十三年前,为蚕桑的未来,国家做出了“东桑西移”的抉择,渐渐地,“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养蚕缫丝已淡出村民们的生活。

  苏沧桑告诉大公报记者,在这几年的深入了解过程中,她对老手艺人们充满敬意,也充满担忧。自己不是反智主义者,历史选中什么,遗弃什么,是偶然,也是必然。一门古老的手艺或活计,可能不可避免终将消逝,但一个民族的工匠精神绝不能消逝。“我写过的古法造纸坊因环保问题有可能被关停。不久前,某地一位领导碰到我,特别真诚地说,你放心,不会关的,我们一直在协调帮助,直到解决问题。”苏沧桑说,她听了很感动。内地在二○一六年将“工匠精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把忧患意识付诸行动,是最大的关怀和支持。 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