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中国文化的“十万个为什么”\谷中风

2021-10-25 04:26: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赵运涛著《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二○二一年。

  ──读《符号里的中国》

  文化无所不在,又如世界的密码。有些是明码,一望而知;有些是暗码,需经过转换方能洞悉其意。因此,手握“密码本”,方能对文化有准确的理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密码系统也格外丰富、复杂。

  《符号里的中国》所给读者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密码本”。作者沿着古人博物观念的传统,借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解码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在对符号的源流考辨和意义探究中,展现了文化中国的独特气质。

  从生活中的现象说起,抽丝剥茧地进入文化的深处,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分为“祥.瑞”“守.护”“神.圣”和“人.文”四辑,绝大多数内容都联系到当下的日常生活。比如,二○二○年春天,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建起了两所医院,分别命名为“雷神山”“火神山”。这两个名字有什么讲究?书中揭开了谜底。

  找到生活里的文化密码

  在传统文化中,雷神、火神都具备克制瘟疫的功能。宋元时期的道教文献中描述雷公,“贴面扫妖氛,狼牙啖疫瘟”,而“火神的符号是火,火克金。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人的肺部属于金。”因此,两座医院的命名寄托了人们战胜疫情的愿望和决心。无独有偶,中国探索火星的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而“祝融”正是中国本土信仰中最早也最有名的火神。《左传》中就有“火正曰祝融”的记载。派“火神”前往火星,可谓相得益彰。

  再如,人们走进商号、饭店,常会看到店主用水池或鱼缸养金鱼。这又是什么寓意?答案是“金玉满堂”。“金鱼”者,“金玉”也,用当下的网络语言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谐音梗”。作者将其称为传统的吉祥文化,并指出,吉祥文化起源古老,从汉代开始进入到从文字转化为图像的时期。“传统动植物组合形成的吉祥图式,往往借助比拟、借喻、双关、象征、谐音等表达方式,形成特定的吉祥语”,制造“画”中藏“话”的效果。明了此节,就可以用这套“语法规则”在生活中读懂很多类似的例子: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白头翁和牡丹花组合成“白头富贵”,换成公鸡和牡丹搭档就成了“功名富贵”;喜鹊落在梅花上是“喜上眉梢”,落在梧桐上是“同喜”,和豹子在一起又成了“报喜”。

  此外,书中还对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进行了历史溯源和文化解读,回答了扫墓祭祖的习俗如何转移到清明节、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如何重叠融合,以及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嫦娥、吴刚是咋凑到一起的等问题。这些故事流传日久,似乎“古书上就这么写的”,“没什么道理可讲”,读了《符号里的中国》才发现,中国文化隐藏着“十万个为什么”。做个有心人,细细探究,不但乐趣无穷,而且能增强“目力”,把自己的文化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有趣的无“错”不成文

  从作者“自序”中可知,《符号里的中国》大概脱胎于他在大学开设的“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课程。全书文辞通俗且不乏诙谐,但征引极为广博,从古代典籍到地方史志、文学作品,从文章到图像、器皿,无所不包。比如,为了说明葫芦的文化内涵,作者从《论语.阳货》里孔子“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的感叹,写到《庄子.逍遥游》对“大瓠”的描述;从介绍闻一多考证伏羲女蜗是葫芦的化身,写到西晋《博物志》、东晋《拾遗记》里对葫芦神奇之处的记述;又从《后汉书》中悬壶济世的费长房,写到《西游记》里太上老君装金丹的葫芦、《封神演义》里陆压道人的红葫芦,以及动画片《葫芦兄弟》,勾勒出葫芦在中国文化里的旅行史,又像是把一部中国文化史装进了葫芦里。读来叫人欲罢不能。当然,书中精美而丰富的插图,更为内容增色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在博物观念的指引下,文化符号被置于一个历史的、开放的语境中进行考察,从而发现其在流变过程中,因为“错讹”与“错位”而发生的有趣演化。比如,老子从先秦道家创始人变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本属各自的神话体系,却被错点鸳鸯谱而成了一对夫妻;齐天大圣孙悟空既有印度的哈奴曼影子,又和淮水的怪兽无支祁脱不了干系,或许是“进口猴”与“本土猴”的组合;观音菩萨来到中国后,不但由男相变为女相,出身也成了高贵的妙善公主……凡此种种,《符号里的中国》不但告诉你,这些都是“搞错啦”,而且还揭示出,在文化演变的意义上,所有的“错”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和心理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正因其“错”,故而长久。这不由得令人感叹:真是无“错”不成文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