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书海漫游/当世界只剩下了你自己\谷中风

2021-12-20 04:29: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伊莱.帕里泽著,方师师、杨媛译《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简体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读后

  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会否认,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同时,在感慨和享受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欢愉之外,今天的人们也开始反思和批判它带来的诸多麻烦。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的《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剖析了搜索引擎的信息呈现机制,并对其社会后果作了批判性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网络时代的生活以及深陷于其中的自己。

  “过滤泡”(The Filter Bubble)是个形象的比喻,这是本书作者伊莱.帕里泽(Eli Pariser)2011年3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的概念,这次演讲虽然只有10分钟,但在YouYube上的点击量超过400万次,可见其激发的共鸣之大。这个概念很快和“信息茧房”“回音壁”等一道,成为了描绘互联网的结构性社会影响的关键概念。

  什么是“过滤泡”

  《过滤泡》这本书就是在那次演讲的基础上写成的。在书中,作者进一步丰富了“过滤泡”的内涵,并对其形成机制和表现形态作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作者把“过滤泡”定义为网络搜索引擎为我们每个人打造的一个独特的信息世界。他提出,“过滤泡”引入了三种前所未有的动态力量:首先,用户被孤立和隔绝,在过滤泡里,只有你一个人。其次,过滤泡是不可见的,置身于过滤泡内的人,无法看清过滤泡的偏颇。最后,过滤泡是强制性的,过滤程序掌握着决策权和主动权,在过滤泡里的你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正因为如此,过滤泡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接触观念和信息的方式。我想,这个经过过滤的世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息真空”,别说你讨厌的东西,即便只是被你漠视的内容,也没有出现的机会,进入这个世界之后,能在你的周边存在的,其实只有你自己,或者说,被搜索引擎定义的你自己。

  在书中,作者从互联网的发展追溯了过滤泡的起源。和任何新技术一样,过滤泡也起源于让生活变得“更好”的设想。书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数百个电视频道7×24播放实时节目,而这些节目大都很无聊。1994年,被称为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试图破解“看什么电视节目”的苦恼,设想用一群智能代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写到,“未来的电视将允许你改变电视节目的性、暴力内容和政治倾向”,并指出“智能代理无疑是计算机技术的未来”。按照他的设想,智能代理帮助你阅读地球上的每一条新闻和每一张报纸,捕捉每一个电视和广播节目,然后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就这样,你拥有了一张“我的日报”。换言之,智能化、个性化被认为是数字化时代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1995年,各网络平台开始了一场针对“私人相关性”提供服务的追逐赛,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互联网世界。  

  过滤的得与失

  作者指出,过滤本身不是新现象。甚至在人类存在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所有具有基本感觉的动物,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都在做着过滤的工作。不同之处在于,人类一直在进行着的这种过滤现象,是大脑的生物行为,互联网意义上的过滤则依托于人工智能。当然,网络过滤机制也并非是坏透了的恶魔。如书中所说,过滤泡提供了人工“解答视界”,“为你提供了一个与你正在处理的任何问题高度相关的信息环境”。在有些情况下,这是很有用的。比如,你搜索“餐厅”时,网站帮你列出“小酒馆”“咖啡厅”之类的内容,这会为你的选择提供便利。

  但是,如果你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间接相关的思想进行双重关联,过滤泡造成的狭窄视野就成了一种障碍。而许多重大创新来自于一些完全随机的想法,或者说“灵感”,这类内容恰是过滤泡所竭力排除的。人类的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善于在过去学到的东西以及形成的认知图式和当下吸收的新信息之间“走钢丝”,科学家认为,这种保持微妙平衡的能力是人类认知力中最惊人的特征之一。目前的人工智能达不到这个水平。此外,网络过滤机制还会赋予人强烈的、狭隘的注意力,久而久之,让人对泡外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既提不起任何关注的兴趣,也丧失了关注的能力。

  “过滤泡”是我们自己亲手建造的,在这个意义上,“茧房”的比方十分形象,但“过滤泡”更强调了这个机制和过程的内在性。现在很流行“人设”这个词。其实,在网络世界里,你的每一次点击、搜索或分享,都为你在后台立着“人设”,不论你做出网络行为确为深思熟虑,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当然,不同的网站因为内在机制的差异而有所区别。比如,谷歌里的“你”和脸书里的“你”是很不同的,因为“你点击什么,你就是什么”和“你分享什么,你就是什么”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即便如此,过滤泡造成的“身份循环”的结果也并无二致。汉娜.阿伦特说过,“旁人看得见我们眼中的事物,听得见我们耳闻的声响,正因有这些旁人的存在,我们才确知世界真的存在,你我是真有其人。”在过滤机制支配的网络里,你的上网行为不断地塑造和加深着“你”自己。而人一旦被困在身份循环之中,会变得好像越来越像自己,如书中所言,“如果身份循环没有通过随机性和意外发现来抵销,那么,你最终可能会被困在身份的脚下,远离远处的高峰”。

  身份循环当然也不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不过,互联网的信息过滤机制不断地强化这一点,把我们面前的路变得又深又窄,“生活在过滤泡中,我们可能会错过与相异的人或物接触所带来的心理灵活性和开放性”。而异质交流之重要,二百多年前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就已说得很透彻:“让人们和与己不同的人交流、让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模式和不同于他们所熟知的思想及行为模式相碰撞,其所产生的价值并非言过其实……这种交流一直是进步的主要来源之一。”

  破泡而出的努力

  我曾听一位社会学家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是每个人的梦想,互联网实现了这一点。说到底,过滤泡的出现和我们对个性化的渴求密不可分。作者认为,“个性化技术在将来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传感器能接收新的个人信号和数据流,更加深入地嵌入日常生活的表面。既然大街上的广告牌完全可以根据你的喜好为你定制内容,那么过滤泡从电脑、手机里蔓延扩大,变成你的整个生活世界,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个性化会带来很多好处,就像环境智能专家戴维.赖特描述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调整房间照明亮度。当房间里不止一个人的时候,电灯可以自动平均所有人的偏好,给主人的偏好加权,计算出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亮度。”但有得必有失,为了个性化,就要把一些隐私和控制权交给机器。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大家反思的公共话题了。每思及此,我总会想起西方的名言“仆人眼里无伟人”,在掌握了人类隐私的机器人“心”中,人类恐怕也无甚高贵可言了吧。

  应该说,《过滤泡》一书的基调是乐观和建设性的,作者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改变”,因此,他呼吁个人要提高自己算法素养,通过改变自我,努力“戳破”过滤泡,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互联网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平台规则并令其更加透明。

  最后,我想用媒体理论家道格拉斯.洛希科夫(Douglas Rushkoff)对本书的评价来结束这篇书评:“只要你关心人类在数字世界中将何去何从,你就应该阅读本书──而如果亚马逊网站给你漏推了本书,你就更应该详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