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书海漫游/感受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谷中风

2022-01-17 04:24: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强劲生命力,已是世所公认。这种生命力表现为历五千馀年而不断的延绵,表现为渗透在日常点滴里的妙趣。从晚清来华传教士明恩溥到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从翻译学巨擘严复到撰写《中国人的精神》的辜鸿铭,从向国人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问的鲁迅到向英文世界讲述“吾国吾民”的林语堂,以及梁启超、胡适、钱穆、费孝通等,无不关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又将如何延续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教授近期出版的《中国文化的生命力》,站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起点,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融以个性感悟,作出了自成一家的回答。

  文化是一个丰富而模糊的概念,关于它的定义,据说达一百六十多种。《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以三百多页的篇幅讲述中国文化生命力这个大课题,考验着作者的识见、智慧与笔力。对于文化,作者采取了整体关照的思路,在“序”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致力于“从更基础、更根本的深层角度认识中国文化”,以纠正二十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专业化”“专家化”的倾向造成的理解阻隔。这显然已超越了研究文化的具体视角,进入文化观的层面,解答的是看待中国文化的方法论问题。

  切中肯綮多点散发

  佛家有“生活禅”之说,本书的趣味与其有相似之处。在作者看来,文化是日常生活的昇华和结晶。“文化”与“人”几乎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只有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践行中,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入充沛和永续之境。可见,实践性是作者文化观的重要特征。

  作者又以总体性的视角看待文化,在书中,既分析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艺术精神、人生态度、家庭伦理、处事原则等相对抽象的内容,又从语言文字、诗歌戏曲、饮食茶道、时令佳节等具体内容探求文化弥渗的方式和成果,从而在观念、制度和器物等多个层次,描摹出中国文化的多重面相。读完全书,让我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文化并不神秘,它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也是维系生存的空气,是决定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东西,也是在深层次推动中国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行的东西。

  作者宋修见在书中还秉持开放的理念,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予积极态度。他认为,任何文明都不是“固态”的存在,“文明不仅是那些陈列在博物馆或沉睡在废墟里的古老文物,也不仅是一种整体相互交融的状态,还是在彼此交融中各自不断叠加、不断变化发展的心态。”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其生命力也在敞开和吸纳的状态中得以保持和提升。

  正是在实践、总体和开放的文化视角观照下,本书虽然没有构成关于中国文化的系统阐释,却以切中肯綮、多点散发的形式,描摹了一幅中国文化的完整图画,并带领读者进入“画”中,探寻中国文化生命力之源。

  自铸明镜认识自我

  本书分为五辑,五十九个短小的篇章,贯彻着一条主线,即认识“我们”。这里的“我们”,指的是受中国文化薰陶滋养之人群,或曰文化的共同体。

  从内容和逻辑上看,全书大体可分两个板块。第一辑“认识与表述我们自己”、第二辑“从民族性格看中国文化”和第三辑“重新认识‘古今中外’”构成一个板块,主旨是对中国文化特质或者说“我们”的文化性格进行整体描述。在此,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在中外的空间对比和古今的时间演变中来把握和理解中国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把道理蕴藏于典型的史事和典籍之中。比如,以“三千馀年一大变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对照,呈现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曲折、时与势的宏观变迁,从而让读者感受到文化与时代的密切关系。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在到了“自铸明镜以自照”的时代,当代的中国人既有正视自我的勇气,也有平视他人的底气,并由此告诉世界:“‘我们’是谁,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道路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另一板块则由第三辑“重新发现汉语之美”、第四辑“中国哲学与艺术精神”、第五辑“在庙堂与江湖之间”构成,这一板块采取了由抽象进入具体、从哲理思辨沉入日常生活的运思路线。作者的眼光常注目在生活细微处,思绪却由此飘入文化的内核之中。书中记述,某个冬日作者在北京街头几次看到有人蹲在拐角烧纸钱,内心涌起说不出感觉,“从环保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应被鼓励的,但他们缅怀先人的情感又是可以理解的。”接着又提出,“一个民族的节日,总是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凝结着民族成员的伦理情感、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与宗教情结”,中国节日应在当代生活中“活化”,使之适应当代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成为我们心灵归属和文化认同的路径”。

  漫步巴黎街头,看到众多咖啡馆时,作者联想到中国人的“院子文化”;出土于四川的东汉说唱俑,则让作者想到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想起了大肚能容的弥勒佛,也想起了白居易的《对酒》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这样的叙述方式,让人感到处处是文化、时时有文化,不仅引着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体悟中国文化之要义,而且给了我们方法论的启发。只要做个有心人,书里读的、眼中看的、耳中听的以及一切感受,均可以汇通为走进文化精神的幽静小道。

  善用“大白话”表达

  文化问题历来复杂。本书的语言通俗平实,善于用“大白话”表达思想。比如,在谈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时,作者提出要搞清楚自己过去“有什么”、现在“要什么”和将来“是什么”,以三个“什么”来概括认识文化发展的传承性、目标取向和发展趋向,简明扼要又启人思索。讲到文化自信时,作者提出“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只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那个独特的自己”,因而应该树立“我们就是我们”的观念,秉持“中国只能按照自己的历史轨迹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同时又提出“我们就是‘我’们”,清醒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轻个体。受此影响的中国人往往秉持不问、不说、不辩的“三不主义”,奉行“枪打出头鸟”的处世“智慧”,这不但有妨探索精神,而且会造成交流中的误解。而理想的现代社会应当是“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展、所有人的个性都得以相互支持与尊重的社会”,换言之,真正的“我们”是建立“我”的充分发育基础上的联合。

  文风的平易得益于作者从文化热点问题引出深刻思考。比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认同的门径。诗人北岛在多年海外生活后定居香港,谈及到处游历、搬家的过程中,唯一不能丢弃的“行李”就是“中文”。书中从“汉语和英语孰难孰易?”谈起,以外国人学汉语的有趣段子,以及钱锺书、谢和耐等人的专业观点为佐证,指出语言难易的实质是思维差异问题。因此,“汉字不仅是掌握文化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文化本身”。

  汉字体现了中国文化妙不可言的魅力。“比如最简单的称呼问题,英语里的wife在汉语中除了‘妻子’之外,还有夫人、太太、爱人、老婆、内人、媳妇儿、老伴儿、家里的、孩儿她娘等称呼,比wife带有更多感情色彩和身份地位意义”。再如,望、瞧、瞅、瞥、瞄和看望、探望、观望、漠视、鄙视、浏览等是“看”,但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只可意会的美妙意趣。汉字之美也表现在音律等方面,《笠翁对韵》等蒙学读物和古典诗词都是典型例子。作者的思考还由汉字延伸至方言,提出“方言往往带有特定地域性的神情和意味,不仅是发音的独特,语速、语调、语气的不同也有其特别的内涵”,汉字蕴藏着文化密码,方言则隐藏着地域密码,更亲切地揭示了深藏在语言深处的乡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