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书海漫游 > 正文

仿讽之妙 道一风同

2022-04-18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舍早在一九四二年写的这篇《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嘲讽了看戏种种不文明行为。

  《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共收入了四十五篇文章,翻读此书,常勾起我的另一些阅读记忆。在翁贝托.埃科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好几位中国作家的影子。论笔锋之犀利,叫人想起杂文圣手鲁迅先生。而那种为了戳破丑陋的假面而展开的严谨逻辑推演,又神似王小波。

  当然,给人更深刻印象的还是仿讽的文体。翁贝托.埃科曾说,“我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之所在。”仿讽,是一种文体,也是修辞方式,大体是指以不谐调的形式,对社会现象或事物进行嘲弄,制造滑稽的效果,引起人的思考。仿讽文学常让人在意想不到中恍然大悟或会心一笑,产生被无害欺骗或善意冒犯之后的欣快感,其艺术效果大体类似于小丑扮演君王。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不少具有“仿讽”精神的佳作。典型如老舍的《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第一条便是“在观剧之前,务须伤风,以便在剧院内高声咳嗽,且随地吐痰”,后面还有“入场就座,切勿脱帽,以便见了朋友,好脱帽行礼”,“七时半开戏,须于九时半入场”等等,全是正话反说。

  某次,我在北京看话剧,开场便有演员宣读这二十条守则。有些观众明显不曾读过老舍原文,先是愣神,继则不解,终于抚掌。有意思的是,老舍的文章写于八十年前,但文中讽刺的许多不文明现象,至今在剧场中仍可见到,这也是剧场演绎此文,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所在。这种穿透时空的生命力,来自于对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也与仿讽的艺术形式密不可分。《三文鱼》中,《如何演好印第安人》、《如何管理公共图书馆》等篇,在文体、文风上和《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如同孪生,对比读之,愈觉兴味盎然。

  书中还有些段落,又有钱锺书式透着冷幽默的辛辣。比如,《如何坐出租车》里描写各国的出租车司机。“在纽约不能通过电话叫出租车,除非你是某个俱乐部的会员。在巴黎倒是可以打电话叫车,但车不一定回来。在斯德哥尔摩正相反,只能通过电话叫车,他们绝对不会信赖路上的行人。”“德国的出租车司机很客气,也很守规矩,他们不说话,只会一个劲儿踩油门。”

  我想,之所以有如此巧合,可能主要不是出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之类的抽象道理,而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总是把笔扎进人性和生活的深处,从中萃取作品,哪怕是有技巧地吐槽,也不例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