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遗作首度公开
陈逸飞、陈逸鸣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艺术家、“海派油画”代表人物,在中西艺术史上描绘了重要一笔。
35年前的春天,陈逸飞来到周庄创作了题为《故乡的回忆——双桥》的油画,画中的景色和艺术家本人由此一同走向世界。
迄今为止,当代国内画坛能像陈逸飞这样在人物画和风景画皆受到热情追捧的画家并不多见。以风景为例,在创作完成后不久,《双桥》和陈逸飞的37赴画作一起在美国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1985年,这幅画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图案。同年11月,美国石油大王哈默访华,专门将这幅作品送给了邓小平。在人物画方面,以《浔阳遗韵》在港拍卖价格创历史记录为始,陈逸飞笔下的仕女也已经成为国内写实油画的一个标杆,女性更由此开始以模仿作品中的人物的着装打扮为时尚。
陈逸鸣告诉记者,此次的展览筹备多时,特别策划将一部分陈逸飞的遗作首度公开展出。走进展厅,第一眼就能看到巨幅油画《双姝》,这幅高达3.9米的作品是陈逸飞1983年创作的。与之“对望”的是陈逸飞的另一幅《仕女》,创作于2002年。“桥”也是展览中分量很重的一部分。同样以中国著名的水乡古镇为背景,《悠悠小船》、《清晨》、《夕照》等作品每一幅都会吸引人驻足停留,浮想联翩。
追寻兄弟艺脉发端
陈逸飞在艺术上的成就达到的高度至今难有人可以企及。然而走进此次兄弟画展的现场,纵览陈逸飞从学画之初开始的速写小品,到美专习作,直至后来的作品,观众会发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有自幼的兴趣和刻苦磨炼为基础。
展览的另外两个展厅,用了很大一部分空间,集中展示了陈逸飞学生时代的作品,从点线分明的素描到色彩明快的水彩。在展厅中央的玻璃柜台里面,我们还能够看到不少会心生亲切的文献资料,包括陈逸飞的成绩报告单、毕业证书、曾经获得的奖状、学生时期的上课笔记。还有几幅看似信手拈来,线条却干脆利落的亲人速写:外婆,母亲,而出现最多的是弟弟。其中有一幅“弟弟睡觉”的作品,画的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幼儿,被棉被遮住了大半个脸,充满了生活情趣。如今,画上的主角成为这场展览的主持人。
在艺术圈,兄弟两人的感情好是公认的,在这样的画展上也得到了印证——陈逸鸣把哥哥的每一份资料、每一幅重要作品都能完好如新保存至今。与之相伴的,还有弟弟自己的作品——或许也是为了告慰哥哥,陈逸鸣为了这次展览也悉数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备受追捧的“红尘”系列,还有近年来全新尝试的“梦乡”系列。无论是画作的尺幅,还是人物的塑造,都力图把东方之魂融于西方绘画之技巧,建构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图式,传承“海派油画”精髓。
三十年后再办兄弟展
值得一提的是,谨遵兄长的教诲,陈逸鸣在绘画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并且同样取得了辉煌成就。1987年,陈逸鸣于美国纽约瓦列·芬德莱画廊举办个展;1992年,陈逸鸣《倒影》首次在香港地区由香港佳士得拍卖,被列入十大成交价之一;自1995年起,十年间,他在哈默画廊举办7次个展。
对于这对画坛兄弟,国际艺术圈也始终给与高度关注。早在1990年,美国纽约哈默画廊就曾举办“陈逸飞陈逸鸣兄弟画展”;2017年,“逸飞鸣”兄弟展,成为画坛佳话;如今,兄弟二人的艺术作品再次汇聚,是对近三十年前首展的一次呼应,也再度向世人倾诉两人水乳交融的艺术脉络。
策展人之一的张黎还表示,展览也试图严谨和完整地向观众展示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同时以学术的方式向观众整体性地、系统性地介绍陈逸飞先生的大视觉理念,将艺术作品作为理念的视觉呈现,建构起大美术理念下的生动的、有机的东方美学。
艺脉——陈逸飞&陈逸鸣兄弟艺术展
时间:即日起至4月9日
地点:上海金臣别墅~金臣美术馆
何处是江南——陈逸飞、陈逸鸣兄弟作品展
时间:2019年4月13日——5月7日
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