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俞存荣为传承和恢复这项技艺奋鬥数十载。
【大公报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人痴迷已久的情结。近年,“中国书画古法蜡笺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项非遗的传承人俞存荣为传承和恢复这项技艺奋鬥数十载,被书法家周慧珺称为“锦上添花九龙笺,纸醉金迷第一人”。
蜡笺纸始於唐代,鼎盛於清代,是中国古代高档古笺纸之一,多为皇家宫廷用,故也被称为宫廷宣纸。其造价不菲,自古以来就是奢侈品,好的蜡笺价格比绸缎还贵,可惜这一古法技艺在清末民初时期渐渐衰弱,随后失传了近半个世纪。
俞存荣是上海人,生於1951年。1990年代,赴日留学归国的俞存荣受日本收藏家嘱讬寻访宫廷蜡笺时,才知悉这一传统工艺已经失传良久,他由此萌生了恢复传统宫廷蜡笺的念头。
回国后,他开始研究蜡笺的製造工艺,通过理论知识的储备与实践探索,用整整25年时间,从找纯天然植物染料,到调製宣纸的配方,製作蜡笺纸坯,再到製作手绘所用的金粉、探索金箔研磨的方法,俞存荣走遍了大江南北,拜访了无数前辈匠人,这才终於传承恢复了这门古法蜡笺技艺,并使之於201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潜心研究 拜访前辈
蜡笺採用金银粉或金银箔,製作成的描金银蜡笺,视觉上富丽堂皇,上手有厚韧质感。其製作工艺複杂,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与防水的蜡两种材料,既不失纸张易於书画的特点,又平滑细密,富於光泽,可历数百年而坚韧如新。因纸性兼具生熟宣效果,书写流畅且不洇墨,故蜡笺是书画家所喜爱的绝佳书写材料,常被用作引首、书籍封条等。
俞存荣不仅恢复了传统蜡笺製作工艺,还摸透了多种传统笺纸的製作工艺,其中包括皮纸泥金扇面、金冰纹梅花皮纸等难度系数极高的纸笺。他揭秘蜡笺製作过程,大致要经过13道工序,上浆、拖纸、晾晒、刷纸、洒金等,平均耗时一个多月才能完成,而手工描绘的龙云纹宣还需要很高的绘画技巧,至少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一张。
蜡笺製作很是枯燥,需要有兴趣、还要有极大的耐心,甘於寂寞。工作室裏,有年轻人跟随俞存荣学了十年,却无法忍受这裏的寂寞与枯燥,半途而废。俞存荣颇感惋惜,叹道:“传承一项专门技艺,非要静得下心耐得住性子。”
如今俞存荣经常去学校裏传授这一技艺,希望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项传统技艺,使之得到更好的弘扬。他说:“我用20年恢复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希望如此宝贵的经验能够代代相传。”